下载此文档

桂林恭城瑶乡导游词(导游词).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页 共 24 页







走出文庙,可不能忽视了文庙旁的那一口圣井,游客挚友们不妨亲自取水,尝尝这甘甜的圣水。据说可以延年益寿哦!
文庙右侧就是武庙了。恭城武庙,又称关帝庙,是祭祀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整个庙宇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33平方米。武庙前临茶江,背靠西山,整个布局由古戏台、雨亭、正门、正殿、后殿和东、西厢配殿组成。整座建筑重檐歇山,翼角飞翘,脊山花饰泥塑,龙凤呈祥,明暗八仙,人物花鸟,唯妙唯肖,五彩斑阑富丽壮丽,建筑之精令人叫绝。古戏台是目前广西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虽经四百年风雨,却风采照旧。由大青石方料垒砌台基,,戏台平面呈凸字形,台基前有“渭水访贤,魁星点斗,三顾茅庐”三幅石刻浮雕。台柱柱础雕有暗八仙,台基上为穿斗式大木结构,台顶置斗八藻井,园心绘有阴阳太极,便于演唱声产生共鸣。雨亭构造是用大条油杉原木作柱,且柱础较高,体现了岭南建筑适应潮湿气候的特点。过去每逢节庆都要演戏“酬神”,故建雨亭以避风雨,让观者乐而无忧。雨亭进为前殿,俗称头门,大青石檐柱,轩棚月梁上置卷云饰镂雕托峰,殿前一对辟邪瑞兽立于左右,两侧各塑牵马将军一尊。正殿,又名“协天宫”,脊梁正面塑“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福禄寿喜”、“三战吕布”、“双凤朝阳”、“喜鹊闹梅”等动物花鸟图饰,檐墙上塑有“麒麟送子”、“加官进爵”、“麻姑献寿”、“天女散花”等泥塑人物,誉替风檐雕刻精细,窗棂格扇花饰繁多,殿内供奉关圣大旁、关平、周仓、王甫、赵累两旁配享、神像生动逼真,威历无比。正殿门头悬“协天宫”匾额一块,令人肃严起敬。后殿面阁五间,硬山屋顶,供奉九子娘娘、女娲、妈祖诸位女神。整座建筑座北朝南,肃穆壮丽。










瑶乡男女,无不钟情于五月十二的关帝庙会。到那时耍龙舞狮,杀猪烹羊;到那时扮戏歌舞,通宵欢唱;到那时香烟袅袅,礼花绽放„„三年一次的关帝巡游时,还会人声鼎沸万人空巷,人们沐浴更衣,秉烛焚香,守候在大街两旁,要让汉寿亭侯知道千年之后还有一种虔诚叫着憧憬:憧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憧憬长幼喜乐阖家安康。
文武庙后面就是印山,印山一山分二脊,一东一西,一左一右。左为文庙,右为武庙,文武两庙浑然一体。我们可以由武庙左侧上印山,山不高,但树木茂密,特别凉爽。很快走到山顶,山顶上这座是烈士纪念碑。恭城儿女是勤劳英勇的,在抗日斗争时期,为保家卫国作出了很大贡献,为了纪念牺牲的烈士们,恭城人们就在这山上建了烈士墓、树了烈士碑。这也是恭城的标记性建筑之一。印山下有许多凉亭,能歌善舞的瑶乡人们傍晚会聚集在这里唱歌跳舞。










接下来,我们要巡游的地方是周渭祠和湖南会馆。周渭祠,恭城人称它为周王庙或嘉应庙。 它建于明朝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修,是祭祀北宋监察御史周渭的祠庙。周渭祠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由戏台(毁于三十年)、门楼、大殿、后殿及左右厢房组成。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周渭字得臣,恭城路口谢家村人,生于残唐五代,故于北宋咸平二年(999)。据《宋史》记载,周渭官至中心监察御史,擅长诗赋,气格豪迈,生树伟迹,开文教之先声,为古今之奇人,他一生清廉,为国为民,死后为宋真宗追封为“忠佑惠烈王”。家乡百姓感恩其德,捐款为他建庙塑像,有诗联赞曰:百代相传周御史,千秋怀念古乡贤。祠庙建筑主要由门楼、大殿

桂林恭城瑶乡导游词(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ba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2-03-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