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翻译班级土木 2班姓名吴子健学号201030213280 指导教师何文辉填表日期 2 中文译名多层框架结构外文原文名 Multistory Frame Structures 外文原文版出处作者: Richard Liew, .; Balendra, T. and Chen, . 出版社: CRC Press LLC 出版时间: 1999 年期刊刊名: Structural Engineering Handbook 译文: 风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一、介绍随着轻质高强建筑材料的发展, 现代建筑潮流正向高而细发展。相应的,将风荷载对建筑物产生的加速度与位移控制在人舒适度和非结构构件的完整性所能接受的水平,成了非抗震设防地区建筑设计的控制因素。因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适用性,验算由顺风向力、横风向力和扭转效应组合产生的水平合加速度峰值和位移是很必要的。一种合适的估算方法是,首先单独考虑由顺风向力、横风向力和扭转效应各自产生的最大效应,然后再考虑向量合成之后的组合效应。一般情况下各种独立效应峰值不会同时发生,因此对组合效应引入 的折减系数。当计算出来的组合效应比一些独立效应要小时,在设计中采用独立效应进行验算。加速的对人舒适度的影响如表 1所示: 表1不同加速度等级对人感受影响感受加速度不能察觉 a< 能察觉 <a< 烦人的 <a< 非常烦人 <a< 无法忍受 a> 影响人反映的因素如下: :对加速度的接受程度随周期的增大而增加; ; ; ,再到站立,人的感受越明显; ; ; ; 3 :相对于外面的地标建筑,人会对建筑的扭转感觉很明显; :当建筑物摇动时与接触面的摩擦会产生声音, 这种声音与风吹的声音使人在感受到建筑物的摇动前就注意到了建筑物的转动,由此降低了感受极限; 10. 由纵向、横向和扭转运动组合而成的和加速度造成人的不舒适感。其中,扭转运动来的更明显。既然容许加速度级别随建筑物周期的增加而增加,商业建筑与住宅在 10年风压标准值下的加速度峰值建议设计标准如图 1所示。住宅采用较低的容许加速度级别的原因如下: ,因此更有可能经历设计风暴; ; ; ; ,比起住在建筑,人更容易从商业建筑中疏散; 建筑构件过度变形产生的效应如表 2所示: 表2不同挠曲或变形下的适用性问题变形(与跨度或高度之比) 变形是否可见典型表现 1/500 不可见隔墙产生开裂 1/300 可见整体建筑损坏钢筋混凝土墙开裂次要构件开裂天花和楼板损坏外观损坏外墙渗漏不美观 4 1/200-1/300 可见大量渗漏 1/100-1/200 可见对轻质构件、窗户和硬装饰造成破坏对门、床和可滑动构件等可移动部分造成破坏因此,按建筑高度划分的建筑物其顶部合位移的容许值要求控制在 1/450 到1/600 。图2中描述了估算建筑物由风荷载造成的加速度和位移的过程。这些包含在设计过程中的步骤如下所述,并假设建筑的运动不对作用在建筑物上的荷载产生影响。最后,需要进行风洞试验的情况列在本节最后。二、风荷载特性 1、平均风速风速在离地一定高度时是不变的,这个风速称为梯度风速。如图 3所示,靠近地面时风速受到由地形引起的摩擦力影响,因此存在一个边界层风速由零一直增长到梯度风速。这个边界层的厚度(梯度高度)取决于地面粗糙度。例如,大城市的梯度高度为 457m ,郊外的梯度高度为 366m ,空旷地区的梯度高度为 274m ,开阔海域的梯度高度为 213m 。以小时为单位的平均风速称为风平均时速, U ?。大气边界层的平均风速轮廓线方程: 5 (z) (z )( ) ref refz U U z ?? ??( ) 式中(z) U ?---- 离地高度 z处的平均风速; refz ----- 参考高度,一般取为 10m ; ?------ 方程指数。平均风速的另一个描述方程由对数方程得到,如此啊: *1 (z) ln( ) o z d U u k z ???( ) 式中*u ----- 摩擦速度; k ----- ,von Karmon 常量; oz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