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分类讲练.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2009 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分类讲练古代诗歌鉴赏,应力求准确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过程中,不仅能读懂读通诗歌, 而且能用简洁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古代诗歌鉴赏题, 虽然有较强的开放性, 但弄清命题指向,讲究答题思路的清晰规范、语言的简练得体,十分必要。下面结合具体实例, 归纳一些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模式, 以优化答题结果, 取得答题的最佳答题效益。/ 一、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设问方式】 1. 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3 、诗中的生动地表现了……特点(过程) ,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4. 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解答思维流程】古诗词中的形象(意象) ,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和景物形象。分析诗词中的形象(意象) ,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 进而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 或体会其哲理内涵。通常可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或动静等角度分析理解。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语: 人物形象: 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以上人物形象) 答题思路: 可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 意象) 的总体特征和意义, 并以此为“论点”, 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具体而言, 回答这种题( 1 )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 )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3 )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4 )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答题示例 1】初冬夜饮①杜牧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注]①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洲等地。②欢:指酒。《易林》:“酒为欢伯,除忧来乐。”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 首句诗人以汲黯( 淮阳, 指西汉刚直敢言, 数被外放的汲黯) 自比, 暗示自己是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挤出京,“偶求欢”暗点诗题“饮”字, 表明诗人愁思难解, 抑郁难遣, 只能借酒浇愁的心绪。第二句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相吊,怜影自伤,更觉悲凉寂寞, “霜”在此蕴含风寒、风尘之意, 不仅与“初冬”暗合, 更暗示了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流徙之苦,只此四字,概括了多年来的宦游生涯,饱含了几多辛酸!“烛盘”则关合题目中的“夜饮”,真可谓字不虚设。[ 参考答案] 第二句寥寥七字, 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 、. 幽独苦闷.... 的诗人形象(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等复杂的情感,耐人寻味。【答题示例 2】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结合全诗的内容,简要赏析“我”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从诗的第一、三句, 可以看出“我”性格豪爽、洒脱, 不拘礼节; 从第四句可以看出“我”有高雅的情趣;从题目可以看出,“我”向往隐居山林、超离俗世的生活。[ 实战演练] 1.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7 年高考辽宁卷)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 )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2 )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 )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 分)周诗写的是“春夜”, 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 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 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 分) (2) 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 更添悲哀。(1分)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 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 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 分) 2.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2007 年高考北京卷) 芣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分类讲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n8hg6
  • 文件大小379 KB
  • 时间2016-12-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