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郭毅
第一节概述
一、人类传染病的回顾
二、新发现的传染病
按照新传染病在人间存在的历史,可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疾病本身早已为人所知,但未被认为是传染病。
第二类:疾病在人间早已或可能早已存在
第三类:疾病以往在人间可能不存在,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如SARS,艾滋病等。
第二节传染病的传染过程
一、病原体(pathogen)


(1)致病力: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致病力可以用所有病例数与所有感染数的比值来表示。
(2)传染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机体内定居、繁殖、引起感染的能力。常用续发率和最小感染量表示。
(3)毒力:是指病原体损害人体器官组织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毒力表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常用严重病例数或死亡数与所有病例数的比值来表示。病死率也是表示毒力的一个指标。

变异是一切生物的普遍特性。
(1)耐药性变异
(2)抗原性变异
(3)毒力变异
二、宿主
宿主(host)是指能供给病原体营养和场所的生物的统称。
三、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及其感染谱
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传染过程是在个体中发生的现象,与流行过程完全不同。
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可包括三类:



第三节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流行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即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
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一)病人作为传染源
传染病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染病的病程经过,一般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
(incubation period)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
潜伏期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用途:
①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
②根据潜伏期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以常见潜伏期增加1—2天为准,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可按最长潜伏期予以留验。
③可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如被狂犬严重咬伤或近头部时,必须于72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此时效果较佳。
④根据潜伏期评价预防措施效果。如实施某项预防措施以后,经过一个潜伏期后发病率下降,可以认为可能与该项预防措施有关。
⑤潜伏期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潜伏期短的传染病来势猛,病例成簇出现,常呈现爆发,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clinical stage)是指出现该疾病的特异症状和体征的时期。此期机体的组织已遭损害。有些临床症状有利于病原体排出,是传染性最强时期。因此,临床症状期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

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