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教学预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
2、正确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课文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诗词比照,发现韵律美
1、导入《清平乐 村居》教学预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
2、正确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课文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诗词比照,发现韵律美
1、导入:(背景音乐起)听着这悠扬的古曲,你们想到了什么?,有表达思乡之情的(指名背诵),有表达诗人志向的(指名背诵),还有描写农村生活的(指名背诵)……
(投影出示)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接触一类和诗类似的文体:词(板书课题)投影仪出示全词:你知道词吗?(ppt简介词)
2、词这种文学形式到如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同学们想不想去读一读这历史悠久的文学作品呢?(字音可以参考生字表)(先试读再指名读简单评价)
3、读着这首词,你们发现词和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1、词牌2、字数3、段落……)
(在学生的交流中老师点拨:词又叫长短句,词牌:词在古代都配上音乐来唱的,不同的词牌他的韵律和节奏也不一样。)
4、古诗每句字数一样,整齐划一;而词却是字数不等,读来倒另有一番丰富多变、节奏明快之感呢。能给
老师一个读的时机吗?(配乐朗读)
二、词图对照,感受意境美
1、(ppt出示课文插图)瞧,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村居风景。结合插图,联络生活,想一想你能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了呢?
2、学生自由说(老师相机点拨,总结学法:看来结合课文插图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是我们理解古代作品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3、还有哪些字、词、句不明白的吗?(“无赖”“相媚好”两个词语的教学)
(1)、无赖:借助生活经历来解决:无赖是什么意思呢?(不讲道理,不听话……有贬义之意)那一个无赖的孩子怎么会说最喜呢这不是很矛盾吗?那你觉得在这里“无赖”是什么意思呢?(顽皮,淘气)在生活中其实我们的父母也经常会用这样看似批评的话表达对我们的疼爱之情,你能想起来吗?(读出无赖)
(2)、相媚好:由“媚”字展开教学,媚字左边是一和女右边是一个眉,好象是说年轻女子的眉毛,美吗,好吗?那课文中谁会说谁好呢?(翁说媪)是吗?引出“相”—-互相?指名解释:?
(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在一个低小的茅屋前有一条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正亲近的坐在一起,正说着些什么?你听
……
(学生先自己互相说,老师点拨后指名说)
4、多么恩爱的老两口,多么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啊!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一起去描绘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小画面写下来?(学生写后交流,老师相机点拨评价:多么好的环境、多么朴素的一家人)
5、再读全文,整体感受。
三、咬文嚼字,体会情感美
1、你能用一个字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吗?引出“醉”
a、“醉"字好啊,沉醉不知归路,那咱们就不回去了,咱们一起去和这家的公公、婆婆、还有三个孩子聊天吧.
b、你最想和谁聊天呢?聊些什么?自由说话(同桌进展)
3、看来这些孩子都
清平乐村居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