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值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连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议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方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需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叮嘱,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面貌一新。
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觉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快乐,人间美妙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非常惊奇,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状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振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感谢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起先,直忙到大年夜。
2、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闻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特地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其次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一般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醉鱼 4 年前说: 喜爱这张
3、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打算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祥瑞,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其次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复原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4、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予了人们对华蜜生活的憧憬,对美妙将来的祝福。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憧憬和祝福,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华蜜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 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第 6 页 共
过年有哪些禁忌和风俗具体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