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妇科教研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学习要求
熟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熟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熟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西医治疗。
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定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面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病症。
多发于30~40岁的妇女,是妇科常见病。估计人群中约15%的妇女患本病,-1%。
本病虽属良性疾患,但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等恶性行为。是造成不孕或慢性盆腔疼痛的潜在原因。
中医病名
中医学文献中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名记载,但在“痛经”、“癥瘕”、“不孕症”等病症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常见发病部位
最常见于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子宫直肠窝、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处,故也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病因病机
主要相关因素:离经之血(蓄血、瘀血)
病位:下焦,胞宫、胞络为病
经期、产后失于调摄
多产、房劳、堕胎
邪毒乘虚而入
寒凝血瘀
热结血瘀
湿热瘀阻
经期、产后余血未净–留滞成瘀
手术创伤胞宫、胞脉、冲任–络伤血溢蓄瘀
肾主一身正气,肾虚气行无力
病久瘀重–耗气伤血
气虚血瘀
瘀血留滞–阻碍气机
七情所伤–肝失疏泄
气滞血瘀
血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实质
瘀阻冲任、胞宫、胞络–经行不畅–不通则痛–痛经
瘀血阻滞冲任–新血不得归经
瘀伤脉络–络伤血溢
月经过多、延长、漏下
瘀阻冲任、胞宫–胞脉受阻–两精不能相合–不孕
血瘀日久–积结成症–症瘕包块
瘀久伤肾–肾亏冲任不足–胞宫盈溢失司–月经不调
病因和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种植学说:Sampson(1921)
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Javert(1952)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Meyer(1907)
免疫学说: 近年来的实验证实本病存在细胞和体液免疫异常
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病因不明。有关的学说较多,但无一种可以解释所有内异症的发生。有可能不同部位的内异症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各种学说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病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以致在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后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但可因病变发生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