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散文--岁月有声.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共 22 页







两天的收割劳动暂告段落。信步于“闲人赏桂吟诗,农人踏露收种”的季节,我边品尝收获的喜悦,边咀嚼农人的辛苦。收拢思绪,蹲下身子,轻轻掬一捧家乡的泥土,揽一缕果实的芳香,连同真诚的问候,捎给远方的冬歌。借平台创办四周年之际,祝福“冬歌文苑”根植大地墨香流韵。
时间无痕,岁月有声。天上从不会掉馅饼,华蜜都是奋斗出来的。努力奋斗在筑梦路上的人们,不妨为好样的自己喝彩打call吧!
表达效果好得令人鼓掌。
对我而言,城月圩在祖国数以千万计的乡镇中,是我最熟识的一个。我人生的行脚,曾有近十年的岁月,在此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多数踪迹。
我曾多数次肩挑薯丝干、煮熟的番公薯,或发春水时在夜间捕获的青蛙,从我插队的村子起程,沿着红土地上的牛车路,步行十余公里,到城月圩卖。所得三五元钱,已足以让我安心而又快乐几天。










每当我卖完货物,手头有了那么一点点钱之后,必定象天底下全部嗜书如命的读书人一样,首件事便是走进供销社,在书架上挑选择选。事实上是这本偷偷看几页,那本眼扫几行,以满意自己永难遏止的求知欲望。
如此留恋书架一两小时后,便视自己当时的“贫困或富有”,买一本鲁迅先生著作的单行本。
那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鲁迅著作单行本,每本定价一般是三四角钱,低者不足三角,单行本最高者是一本《坟》,。我一本本地买,直至11016年才基本买齐。
11016年,那巳经是我下乡插队的第八年,与风雨雷电、超负荷劳动、赤足奔跑于布满麻石、荆棘、蛇鼠蜈蚣蝎子出没、群蚊嗡营嚷饿而极尽人生艰辛的八年。
将图书放在供销社卖,与烟丝、糖波酒、油盐酱醋为伴,也是那个时代独特的一种做法。










对此,我不知道当时那些革命前辈、文化大革命产生的新贵们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怎么想,反正按读书人的传统习惯,必定认为大煞风景。当然,那时谁敢作如是想?给水缸你做胆都不敢。圩上没有书店,能在供销社买到书,反而也觉得挺好,很便利。
左手紧抓住一根竹扁担,右手握一本鲁迅著作,精神上有了一种寄予,好像灵魂也有了依归,感悟到还有丝丝缕缕人性的暖和涌上心头,也就踏实了很多。
喜滋滋从供销社出来之后,又欢高兴喜到猪肉、牛肉、狗肉、咸鱼、蟹汁、熟食混合之行,花一角钱吃上一碗稀稀的葱花牛肉粥。
当我坐在牛肉粥摊前的小凳子上,双目环顾时,一种独特的谋生方式,让我非常惊诧。
只见一个50开外的汉子,衣裳破旧,左右侧腰各系一草袋,左手臂亦系一装有烟丝的小草袋,手握两三支点燃的麻杆,右手臂挽三支水烟筒,即我们粤语所称的大碌竹。
他不停地围着肉案、鱼摊或别种摊档转来转去,给人递烟筒,递烟丝,递火。
当那些小生意人吸烟之后,卖肉的会切一小片如眼镜片般薄的肉往他系在右腰上的草袋扔,卖鱼的给他扔一条细细的小鱼,卖五谷杂粮的往他左侧的草袋扔个薯芋之类,没东西好扔的抽了若干次烟后,便给他一分钱。










鱼鱼肉肉全混和在一起。他另置较大的两个草袋于惹眼的柱脚边,收获的东西多了就倒进大草袋中,谁也不会动他的。
这种现象持续了许

散文--岁月有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ajie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2-03-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