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建筑业三年发展规划
(2003—2005)
建筑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进入新世纪我市建筑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外向开拓市场继续扩大。金坛市、溧阳市建筑业已成为本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促进我市建筑业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推动建筑业的发展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建设特大型现代化城市的目标相适应,按照国家建设部及省建设厅、省建管局对建筑业发展规划的指导精神,依据《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常州市城市建设三年实施纲要》的要求,结合行业实际,制定常州市建筑业三年发展规划。
一、常州建筑业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常州建筑业的现状
1、建筑业的基本状况。截至2002年,我市共有建筑业企业461个,其中国有企业19个、集体企业32个、民营企业397个、中外合资企业13个。。
企业分类情况:
(1) 按承包类别分:
总承包企业
专业承包企业
劳务分包企业
合计
占总数比例
一级
二级
三级
合
计
占总数比例
一级
二级
三级
合计
占总数比例
一级
二级
129
28%
6
23
100
284
62%
19
67
198
48
10%
44
4
(2) 按行业主要类别分:
房屋建筑
设备安装
装饰装潢
其它
合计
一
级
二级
三级
合计
一级
二级
三级
合计
一级
二级
三级
合计
二级
三级
129
6
23
100
22
3
3
16
117
7
29
81
136
35
101
(3) 产值超亿元企业:
产值超亿元
其中1—2亿
其中2—3亿
其中3—5亿
其中5亿以上
个数
占总产值比例%
个数
占总产值比例%
个数
占总产值比例%
个数
占总产值比例%
个数
占总产值比例%
35
19
8
6
2
(4) 按市场布局分:
本地市场
国内市场
国外市场
人数
完成产值
上海
北京
南京
其他
人数
产值
人数
产值
人数
产值
人数
产值
人数
产值
2
注:人数(万人);产值(亿元)
2、建筑业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十五”以来,我市建筑业经济总量保持在15%左右速度增长,%。其余主要指标也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处于中等水平。
2002年常州建筑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与上年对比
指标名称
企业
总产值
建筑业总产值
建筑业增加值
利税
总额
利润
总额
产值
利润率
劳动
生产率
技装率
动装率
计量单位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
万元/人
千元/人
千瓦/人
2002年
20001年
同期对比
%
24%
19%
22%
30%
%
%
%
%
2002年全省排列
8
7
7
6
3
6
4
3
3、建筑企业结构合理调整。至2002年底,全市已有408家建筑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有望在今年实施改制,部分集体企业也将在今年内完成改制任务。经过企业新资质就位,企业以资质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和联合,发展壮大了骨干企业,虽然企业总数比原来减少28家,下降了6%,但产业集中度提高了。%的企业完成了建筑业总产值的50%以上。
4、建筑市场管理逐步规范。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建设工程质量行为监督的若干规定》、《常州市建筑工程施工承发包计价暂行规定》等12个规范性文件。管理体制机制基本理顺,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应公开招投标的项目公开招投标率达100%,受监工程覆盖面达85%以上。工程质量稳步提高,2002年获省扬子杯项目13个,我市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住院楼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
“鲁班奖”。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文明施工程度稳步提高,2002年获省级文明工地31项,芦墅广景苑施工现场获全国建筑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荣誉称号。
(二) 建
常州市建筑业三年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