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 43
中国民用机场试飞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规范机场试飞工作,确保机场试飞的安全和质量,检验飞行程序的实用性和机场的运行保障能力,特制定本通告。
2、适用范围
本通告适用于新、改扩建民用机场(包括需在试飞前15个工作日由接受委托的航空公司向局方提出,申请文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试飞工作组组成;
(2)试飞机组;
(3)试飞机型/机号;
(4)试飞日期/时间;
(5)试飞最低天气标准;
(6)试飞方案(其中应包括应急预案);
(7)试飞飞行计划。
,申请文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试飞工作组组成;
(2)试飞机组;
- 6 - / 43
(3)试飞机型/机号;
(4)试飞日期/时间;
(5)试飞最低天气标准;
(6)试飞方案(其中应包括应急预案);
(7)试飞飞行计划;
(8)模拟机试飞验证报告。
地区管理局收到机场试飞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收到航空公司试飞计划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
对于不批准的申请,应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告知其需补正的事项。
地区管理局应将机场试飞的相关批复文件报民航局备案,并抄送机场所在地监管局、机场管理机构(或项目法人)、有关航空公司、空管等相关单位和相应的备降机场。
10、机场试飞的组织与实施
事先准备
原则上机场试飞应成立领导小组,由地区管理局协调机场所在地监管局、机场管理机构(或项目法人)、受委托的航空公司、空管单位组成试飞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机场试飞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预先准备
- 8 - / 43
10.(或项目法人)应至少在试飞前一天按机场试飞要求完成预先准备工作;完成机场保障程序的有关业务培训;完成应急保障的演练并形成报告。
.2航空公司应至少在试飞前三天按机场试飞要求完成预先准备工作。主要内容为:选派试飞机组、落实试飞飞机、制定试飞方案、研究分析航线及备降场、制定应急预案等。重点为研究制定试飞具体飞行方案,随机监察员、飞行程序设计人员应一起参加。原则上主要试飞以下程序:
(1)每个中间进近、最后进近和复飞航段程序;
(2)地形复杂机场的目视盘旋程序;
(3)经计算和分析,对飞机性能存在较大限制的进、离场程序及起始进近航段程序;
(4)校验报告指出的可能存在信号遮蔽的航段。
10.。内容包括:检查了解机场、航空公司、空管等单位的准备情况;了解试飞机场、航路、备降机场天气情况;了解飞行计划的批复、通报等情况。
10.3 试飞执行
.1 机场管理机构(或项目法人)应按机场试飞方案在飞机起飞前按各业务部门保障飞行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机场管理机构(或项目法人)负责人应亲自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现场进行处理。
- 8 - / 43
.2空管部门应确认军方管制部门对试飞任务的批准,及时通报试飞机场的天气状况和资料,办理有关试飞的业务。
,熟悉试飞方案和特殊情况处置预案,制定机组配合方案,熟悉天气状况和发展趋势,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试飞方案进行试飞,并按要求做好试飞记录。
试飞领导小组现场督促检查、掌控试飞的进展情况。试飞小组监察员在飞机起飞现场检查保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发出推迟试飞的指令。随机监察员应参加飞行前准备,在试飞过程中独立做好相应的记录。
10.4试飞讲评
机场试飞结束后,由试飞领导小组组织召开讲评会:听取试飞飞行情况,机场、空管运行保障情况,监察员现场检查情况的汇报后进行讲评。如时间允许,试飞讲评开始前,试飞飞行机组应与飞行程序设计人员就程序设计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
11、机场试飞报告
《机场试飞情况报告》。《机场试飞记录表》
- 9 - / 43
(见附件)应作为该报告的附件。
《机场试飞情况报告》,结合机场试飞现场检查情况,拟定《机场试飞总结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试飞概况、存在问题及整改要求、试飞结论。该报告应报民航局备案,并抄送相关监管局、机场管理机构(或项目法人)等相关单位。
机场管理机构(或项目法人)应按《机场试飞总结报告》的有关要求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受地区管理局委托,机场所在地监管局负责督促检查。
12、其它
民用机场试飞管理规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