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舞蹈登鹳雀楼教案
一年级上册的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关于其教案要如何写呢?
活动目标:
,并尝试用语言大胆表达。
,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活动重难遇到困难得?或者请个别没有完成的幼儿,大家一起来帮助。 (以比较、配对的方式,让幼儿思考动物的本领与生活中某些事物的对应关系,从而了解人类是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的发明创造。激发幼儿向动物学习、关爱懂得情感。)
6、小结:受到??的启发,我们发明了??;看到??,我们发明了??。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动物,动物给我们很多的启发,让我们人类过得更好、更快乐!
我有一双小小手
— — — —艺术
活动目标:
1、能和老师一起学唱歌曲,对歌唱活动感兴趣。
2、熟悉歌曲旋律,能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体验表演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拍手点头》、《生活模仿动作》。
二、学习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
1、幼儿念儿歌《小手拍怕》。
2、师:小朋友你有几只手?两只手就叫一双手,看看你们的一双小手里有几个手指头?你的小手会干什么?
3、小结:我们的小手可以穿衣服、画画、洗脸刷牙、拿东西等等,真能干,有一首歌说的就是我们这双能干的小手,歌曲的名字叫《我们有一双小小手》
4、教师清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说了些什么?
5、歌曲里说小手做了些什么事,请小朋友再听一遍。
6、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有了一双小小手能干什么呢?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能干的小小手,所以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除了为自己做事情,我们的小手还可以为谁做事情?
7、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歌曲的第一段唱出来。
8、带领幼儿学唱歌曲第一段。
9、学唱歌曲第二段。
10、将两段歌曲连起来唱一遍。
(进一步熟悉歌曲,能流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天真、活泼的情趣。)
三、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1、我们还可以怎样来来表演歌曲呢?请小朋友一边唱歌,一边把自己想到的动作表演出来。
2、教师带领幼儿表演歌曲。
3、幼儿完整表演歌曲。
4、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歌曲。
四、创编歌词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
(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
托班舞蹈登鹳雀楼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