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三数学的知识点.docx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2 页 共 命题“若A则B”为真时,A称为B的充分条件,B称为A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推断法
:推断B是A的条件,事实上就是推断B=>A或者A=>B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推断即可
: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推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推断。

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推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
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学问扩展










,要留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
(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
(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
(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亲密的联系,故在推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推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推断。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以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不止一个。
高三数学学问点3

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两个实数的大小是用实数的运算性质来定义的,
有a-b>0?;a-b=0?;a-b<0?.










另外,若b>0,则有>1?;=1?;<1?.
概括为:作差法,作商法,中间量法等.

(1)对称性:a>b?

高三数学的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bai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03-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