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持续改善管理办法
目的:为使公司全体员工均能持续不断地改进作业方法、产品品质、生产周期、现场环境、客户服务等,展现员工的才能,激励全员参与、共同致力于提高作业效率及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的改善活动,形成“热情、友爱、精 化及防错法等措施。
4、在品质和生产力改善方面,应考虑下列因素:
◆非计划排定的停机时间
5 / 12
◆机械设定、换模时间
◆作业中的停滞点(人,设备,材料)
◆报废、重新加工及修整
◆作业的偏差
◆人工、材料的浪费
◆产品不易装配或安装困难
◆接近界限的量测系统能力
◆作业困难或勉强
◆客户的不满意:如抱怨、修理、退货、交期延误、交货不足、客户索赔事项
5、在手法上应适当采取下列技巧及衡量方法以利改善提案的执行。
◆制程能力指数(Cp、Ppk、Cpk)
◆管制图(计数值、计量值)
◆实验计划法(DOE)
◆品质成本
◆设备综合效率(OEE)
◆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VA/VE)
◆解决问题的方法
◆防错法
◆零部件百万分之一之不良(PPM)
6、效益分析时注意事项。
◆有形效益分析将效果转化为每年节省金额
◆无形效益分析以数值、图表、照片、文字等描述清楚
1、各部门提案实施完成后由提案人填写《改善提案表》,各部门部门长在本部门完成的《改善提案表》上签字确认并注明是否推优后提交推进小组,确认实施完成的有效提案每条奖励10元。
2、提案表提交截止日为当月25日,超过期限计入下月改善提案。
3、推进小组对各部门提交的提案真实性进行核查并评审各部门的推优提案,评选出公司优秀提案。
4、推进小组每月中旬组织召开改善工作会议,公司优秀提案的提案者在会议上做改善发表报告。优秀提案每条奖励100元。推进小组在一周内将评审结果汇总并申报奖金。
5、推进小组每年7月组织召开一次年中优秀提案评审会议,1月组织召开一次年终优秀提案评审会议。提案者在评审会议上做改善报告,
5 / 12
由公司高管和专家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奖励2000元,二等奖奖励1000元,三等奖奖励500元。由提案管理委员会主任对获奖者发放提案等级证书及奖金。
6、效果评审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以事实为依据
◆是不是重复提案
◆效果是否能够维持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有没有必要再改善
◆有没有推广性
7、获奖提案评选依据
一等奖:申报专利,打通瓶颈,效益显著
二等奖:原创,效益显著
三等奖:有创意,效益显著
、落实工作。
6 / 12
,并列入公司年度教育训练计划内。
。
提案编号规则:编号共8位数值:
SC □□ □□ □□□□
0001-9999流水号
提案月份
提案年份
部门名称拼音前两位缩写
1、各部门主管要亲自组织策划本部门的改善活动,营造改善氛围。
2、在班组管理园地上揭示本部门每月人均提案件数、参与率,优秀改善提案。
3、其他部门的提案需本部门协作时,协作工作内容列为本部门领导指派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没有按计划完成的按公司考核办法考核。
4、1件改善提案按提案申请表中所列提案人所在部门分摊提案数。
5、各部门每月人均提案件数不小于2件,参与率不小于90%。两项指标每月公布一次各部门排名。
6、每季度奖励部门人均提案件数和参与率在季度排名的前3名,第一名奖励1000元,第二名奖励800元,第三名奖励500元。
6附件
附件一、年经济效果=(节减的劳务费+节减的材料费+节减的采购费等)-改善费
计算方法
经济效果的计算基准
节减劳务费=节减工时×年产量×劳务费
节减材料费=单位材料费×年产量
节减采购费=零件采购单价×节减比例×年采购量
不良品低减费=以节减劳务费、材料费、设备折旧费为对象计算
改善费=改善所需要的费用(不包括改善所需的工时费)
计 算 基 准
参 照 数 据
项目
劳务费
电费
水费
乙炔费
氧气费
场地费
折旧费
计算单价
30元/小时
75元/瓶
18元/瓶
1000元/平米
设备原值×
效果计算举例:如通过改善降低工时90分钟,则单件经济效果=30×+
7 / 12
6000000××+×120×=9162元。假设月产量为10件,则经济效果=
持续改善管理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