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 2011-2020 年) 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制订《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11-2020 年)》( 以下简称《规划》)的目的在于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从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全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二、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广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二)政策依据: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土资源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09 ~ 2015 年) 》(国土资发[ 2010]44 号]; 《广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广西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广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十二五”规划》; 《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百色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矿山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2012~2015 年)》; 《百色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 年)》。(三)技术依据: 《省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编制指南》(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 2005 ] 119 号文附件); 《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报告》( 2009 年); 《百色年鉴》( 2011 年);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DZ/T 0223-2011 )。三、规划适用范围本规划是广西省百色市近期与中远期依法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依据, 是市辖各级人民政府管理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指导性文件。本规划适用于 2011 — 202 0 年本市行政区内的生产、在建、扩建、新建、闭坑矿山以及历史遗留矿山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四、规划期与规划基准年规划基期为 2010 年。规划期 2011~2020 年,分为两个阶段: 近期规划为 2011~2015 年; 中远期规划为 2016~2020 年。第二章社会经济概况一、自然地理百色市位于广西省南部, 五岭山脉北麓。东与广西省衡阳市的常宁, 郴州市的临武、嘉禾、桂阳相连; 南与广东省清远市的连州、广西省贺州市、桂林市的富川交界; 西与广西省桂林市的恭城、灌阳、全州接壤; 北与衡阳市的祁东, 邵阳市的邵阳、新宁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 ° 06′~112 ° 21′,北纬 24° 39′~26 ° 51′,南北最长距离 245 公里,东西最宽距离 144 公里, 土地总面积 , 占广西省总面积的 % 。全市地貌类型多样: 山地面积 km2 ,占 % ;丘陵 km2 ,占 % ;盆地 km2 , 占 % ;平原 km2 ,占 % 。二、行政区划与人口 2011 年百色市辖冷水滩、零陵两个区和祁阳、东安、双牌、道县、江永、江华、宁远、新田、蓝山 9 个县及金洞、回龙圩两个管理区, 188 个乡镇, 5000 多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万人,城镇化水平 30% 。三、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十一五”期间在百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市深入贯彻国家及广西省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010 年 GDP 达到 亿元,比上年增长 % ,人均 GDP 达到 12560 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已成功跨越总体小康阶段,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财政年总收入达到 亿元,比上年增长 % 。百色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已经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更美好的未来。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趋势分析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一)矿产资源基本状况百色市地处我国著名“南岭多金属成矿带”, 矿产资源丰富, 矿种较为齐全。截止 2010 年底,已探明的矿种有 62 种(亚种 75 种),已探明有矿产储量的矿产 45种( 亚种 54 种) ,占全国已探明储量 156 种矿产的 % ,占广西省已探明有储量 83 种的 % 。已知矿床点 632 处,达到工业矿床的有 80 处,其中大型 5 处、中型 15 处、小型 60 处。(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截止 2011 年底全市已开发利用矿产 16种(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