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
第一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㈠ 汗法 即解表法。是运用解表发汗的药物,通过开泄腠理,使邪随汗而解的方法。适用于外感初起,病邪在表的病症,如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疼痛、无汗或有汗等症候、麻疹初起,疹将透发阶段关于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
第一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㈠ 汗法 即解表法。是运用解表发汗的药物,通过开泄腠理,使邪随汗而解的方法。适用于外感初起,病邪在表的病症,如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疼痛、无汗或有汗等症候、麻疹初起,疹将透发阶段,水肿初起,以上半身肿较显著者。
第二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注意:1 不可过汗,以周身微汗为佳。 2 身体极度虚弱和剧烈吐泻后体衰弱的不宜用。
第三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㈡ 清法 即清热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使在里之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 注意:1不可滥用、久用。因寒凉之品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功能。 2注意区分寒热的真假。
第四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㈢ 下法 即攻下法。是通过通下大便,以排除肠内积滞,荡涤实热,攻逐体内积水的方法。适用于邪在肠胃,燥屎内结,及水结、痰滞、虫积等病症。分寒下、温下、润下、逐水。
第五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注意:1 须分清寒热虚实。邪在表或邪在半表半里一般不可下;老年津枯便秘或素体虚弱者不宜峻下;孕妇忌用下法。 2 以邪去为度,不宜过量,以防正气受伤。
第六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㈣ 和法 是和解少阳,扶正祛邪,调节内脏功能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或表里同病,及肝胃不和,胃肠功能失调的病症。 注意;邪在表或邪已入里尚不可使用。
第七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㈤ 温法 也称温里法。是辅助人体阳气以驱除寒邪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脏腑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及阳气衰微等。
第八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注意:1 辨明寒热,使用温法必须针对寒证。内热火旺见吐血、尿血、便血、舌红咽干、挟热下痢者不宜用。 2 不可温之太过。
第九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㈥ 补法 是通过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之虚或补益某一脏之虚损,以消除各种亏虚,或扶正祛邪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正气不足,体力虚弱而无力逐邪。 注意:辨清虚损症候,无虚者不可滥用。
第十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㈦ 消法 即消导法。是消导食滞或消散包块的方法。适用于食滞停积,或慢性积聚不宜攻下者,以消食、软坚、散结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目的。 注意:消法虽不及下法猛烈,也属攻邪之法,须分清虚实。
第十一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㈧ 理气法 是调理气机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气机失调。如肝气郁结、肝胃失调。 注意:理气药多辛燥,不可久用、重用,以免耗气伤津。
第十二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㈨ 理血法 是畅通血液、消散瘀血及止血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血行不畅,或瘀血内阻的一类病症;还适用于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等。
第十三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感谢大家观看
第十四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243 KB
  • 时间202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