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x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 (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 (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出生率和死亡率
数量特征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2、种群的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
空间特征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以若干样方 ( 随机取样 ) 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增长的“ J”型曲线: Nt=N0λt
条件:在食物 ( 养料 ) 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 ;
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
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
量增加
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答应的最大值 (K 值) 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 ; 种群增长率变化, K/2 时增速最快, K 时为 0
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 K 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 K 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 K 值。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挽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4、[ 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7 天内 10ml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意,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 S” 型曲线增长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要知识
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培养
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 (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
织) →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 . 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动物细胞培养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大山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3-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