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提纲.docx世界近现代史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一战后的世界
考点1 社会主义图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券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17. 11)
(一) 背景原因:
(经)俄国已经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在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沙皇专 制统治腐朽落后,封建军事色彩浓厚(政治上沙皇专制,经济上农奴制残余),过于依赖外 国资本(外国资本比重大并操纵着最重要工业部门)。
(政)俄国各种矛盾突出,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使反动势力相对弱于革命 势力;俄国参加一战激化各种矛盾,加速革命爆发一一催化剂;列强忙于一战提供有利国际 环境。
俄国无产阶级壮大,受双重压迫革命性强,集中程度高;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一 一取胜主因;有革命同盟军农民的支持。
(二) 经过:
1、 俄国二月革命。概况:俄国参加一战激化各种矛盾引发革命爆发,推翻罗曼诺夫王 朝和沙皇专制制度。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形成两个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超出一般资产阶级革命范畴);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和平夺权。
2、 社会主义革命纲领的制定:列宁《四月提纲》(《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内容:全面分析俄国革命特点、前途,提出革命任务、方向。作用:指明了革命任务、方向。
3、 七月流血事件。概况: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继续参战,对内实行白色恐怖;布尔 什维克党领导人民开展反战运动被镇压。结果: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 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无可能。
4、 彼得格勒起义胜利()o概况:布尔什维克党决定近期起义武装夺权。11月 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赤卫队员、士兵攻占重要据点和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推翻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世界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作用:标志十月 革命胜利。
5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比较:
类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对象
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工农苏维埃政权
性质
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联系
无产阶级在两次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两种不同的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 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
(三)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措施
影响作用
政治
摧毁旧国家机器、旧制度(等级制、教 会特权)建立新国家机器
打击了旧制度,建立了新政权,利于巩固 新政权
实行民族平等原则
利于民族团结、巩固新政权和后来苏联的 成立
经济
将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由工人
掌握了经济命脉,利于巩固新政权和后来
监督,后来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注:
的经济恢复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初期只没收银行中的官僚资本]
没收地主、皇室、寺院土地归国有,分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利于巩 固工农联盟、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
给农民耕种「注:新中国初期土改后土地 归农民私有]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军事共产主义 政策)
利于集中财力物力打败国内外敌人,巩固 了新政权;后来用于恢复经济导致社会不 稳经济下滑,引起经济政治危机;不是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外交
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顺应了人民和平愿望;利于苏俄获得喘息 机会巩固新政权;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 战;引起协约国不满并出兵干涉
军事
实行征兵制(义务兵役制)组建工农红 军,开展卫国战争
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新政权
(四)十月革命的意义
]、对俄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现代化成为 工业强国提供了政治前提。
2、对世界:(格局)宣告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成了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一 统天下局面。(革命)推动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共产国际;推动了世 界无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思想)实践、证实、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 其广泛传播。(历史进程)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新时期,标志世界现代史开端。
(五)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的成立(1919年3莫斯科)
1、条件目的:(组织基础)十月革命胜利影响下各国共产党纷纷成立;列宁的努力(理 论准备、筹建和领导);为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发展。2、特点: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 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各国共产党是其支部受其领导。3、影响:推动一些国家共产党成立、 成长和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给一些国家革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苏俄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即经济的恢复发展)一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苏联 的成立
★(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1927年
1背景原因:(直因)长期战争的破坏、天灾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用于恢复经济, 导致社会不稳经济下滑,引起经济政治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77 KB
  • 时间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