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干部民情日记民情日记民情日记干部民情日记民情日记第一篇: 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201X 年1月7 日,房产管理中心主任*** 带着领导班子成员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乡* 村的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对韩保良、韩大山、韩保新、韩小勇等贫困户、留守户一一带去了食用油, 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作为过节的礼物, 询问了大家的生活难处, 鼓励大家要努力生活。对韩有福等致富户询问了致富经验, 赞扬其带头模范作用,鼓励他们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来到贫困户的住地, 走进了他们的房间,看了他们室内简陋的陈设, *** 主任心里很不是滋味, 不住的感慨“不容易!”,“人们需要帮助, 我们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够, 我们还是不够体贴……”他不断的这样自责着, 我知道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碌, 好不容易今天可以休息, 但一大早就嚷嚷着要去探望他们,他说年底大家都很忙,但是群众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我们不能懈怠。韩大山的家里是破旧的青砖房, 门口大门是两块木板经历了岁月的摩挲已经露出道道刻痕, 放佛是两个老仆人, 多少年风雨不改的为他的主人守护那小小的庭院。开门时, 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地地道道的农民的脸, 憨厚, 淳朴中洋溢着满脸的微笑。“你们是政府的人?我认得你们。”“韩大山, 快过年了, 准备年货了么? ”“呵呵,呵呵! ”韩大山乐呵呵的接过*** 送给他的生活慰问品,挥动着手让大伙进他的屋子。*** 仿佛发现了什么, 把油从他手里拿了过来。你的身体可又不好了啊, 我来替你拿着吧。韩大山依旧是那样乐呵的笑着,我这时才发现他走路时腿脚有些不灵便。他的身板有些佝偻, 头发也白了很多,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走起路来却像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屋门敞开着, 虽然说是大白天, 但是屋里的光线依旧很昏暗。里面的东西很少, 除了两个水缸几乎看不到什么家具, 更不用说什么家用电器了。但是正门口的那张八仙桌子却收拾的干干净净。韩大山坐了下来, “还是收秋落下的毛病? ”*** 质问他。他不好意思的低了下头, 笑着点了下。“你要照顾好孩子, 有困难找党, 找政府, 不要再这样一个人承担了, 你要是身体不好, 孩子怎么办, 你要多为孩子着想。”原来韩大山的媳妇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走了, 他一个人抚养着孩子, 加上自己常年病患不断, 身体状况愈加的恶劣。他有两亩地,本来他这样的困难户每到农忙的时候村里都要帮忙的, *** 主任也多次向村里、乡里反应了他的情况。但是淳朴的他不愿意麻烦别人, 一个人不声不响的就把东西收到了家里。劳动量一大, 他的身体就受不了, 以至于现在连走路都有些摇晃。这时候一个孩子跑了过来, 一上来就要拆方便面, 被韩大山给挥斥住了。“呵呵, 吃吧, 就是买给你吃的。”*** 笑着把包装袋撕开递给了孩子。孩子躲在韩大山的怀里,有些胆怯的接了过来。出去的时候*** 拿出了爱心卡,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我们要走了, 这是我的电话, 记住, 有什么事你就直接打给我, 老韩, 你的身体不好, 遇到事情千万不要再一个人扛着了。”他握住了韩大山的手, 韩大山有些激动, 两只手都团了过去。在门口我们向韩大山挥手告别, 他和他的孩子使劲挥着手, 动作有些夸张, 但那瞬间我看见他的眼圈有些发红。再见! 风依旧很大, 路面的水坑已经结了冰。嘴边的哈气让眼前感觉雾气蒙蒙。*** 和班子成员已经离开, 这时我回过头看了一下, 韩大山和他的孩子在站立在风中, 不住的挥着手, 那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像两尊雕像一样伫立在风中, 他佝偻的身体在远处看来更加微小了。再见!再见,我们还会回来的……贫困户中, 韩和平媳妇常年卧床, 儿媳妇走失, 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自己一个人照顾痴呆的孙子。韩保新离异,自己轻微脑瘫。家中无劳动力。韩平定六十二岁,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家中无劳动力。万秀花, 男人早逝, 自己在外务工, 七十多岁公公在家照顾孩子……此一行一共对二十户贫困户、留守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进行了慰问, 其中对突出的韩小永, 韩保新等人进行了座谈。目前, 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发展中阶段, 还有很多人需要党、需要政府的关怀, 我们也会不懈努力, 竭我们所能的尽自己的一份力, 也希望社会各个方面都伸出援助之手,尽我们所能,共同去关怀这个大家庭中落后的人们, 让我们共同携手,发展社会主义,奔向幸福。第二篇: 一名普通干部的民情日记一名普通干部的民情日记 201X 年3月, 县委吹响了“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干部下基层的号角, 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这段下基层生活中, 我经历了许多, 感慨良多, 受益也颇多。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好干部 5月 26 日(星期六)晴本周我们不休假, 根据工作安排, 今天我和镇干部肖磊要去东丽村督导检查该村的养老保险收缴及平安创建工作。我们草草吃完早餐后, 就骑着摩托车来到东丽村支书周文东家。我们
民情日记干部民情日记民情日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