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用于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用于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2例(30耳)鼓膜穿孔患者,均在耳内镜下行鼓膜°( mm)耳内镜,患者取仰卧头侧位,患耳向上,双耳患者同期行双耳鼓膜修补术,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将同侧颞肌筋膜切取之后铺平,并晾干待用。切取下来的筋膜面积应超过穿孔范畴。术者于电视监视之下,用一只手持耳内镜,而另一只手则是交替使用吸引器及显微手术用具。以尖针将穿孔边缘上皮去掉,以小刮匙自穿孔位置介入耳鼓室,仔细搔刮穿孔附近的残留黏膜上皮,直到有新鲜渗血创面,以确定移植床。在鼓膜穿孔残缘低于1 mm、12点到6点位置实施耳道内切口,如果患者的锤骨裸露,则应将对应部分锤骨柄的上皮予以剥离,以确定移植床。在鼓室当中置入包含有抗生素的明胶海绵碎块,注意需要和穿孔邊缘相持平,修剪颞肌筋膜,使其与穿孔直径相比大于2~3 mm,基于内植法或者是外植法和移植床相贴敷,并注意铺平,在外面以明胶海绵块进行固定,同时在外耳道当中填以碘仿纱条。在术后7 d之后将缝线拆除,并连续使用7 d抗生素治疗。在术后14 d可将填塞物取出来。应告诫患者一定避免用力擤鼻,定期到医院进行听力测试。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评定标准:在接受手术之后定期进行内镜复查,主要是观察移植物的颜色、是否存活或者是出现再穿孔等;分别在术前与术后3个月进行纯音测听对比。手术有效:患者恢复正常听力,言语频率气骨导差降低到10 dBHL之内;手术显效:患者听力水平有所提升,言语频率气骨导差与手术之前相比提升10 dBHL;手术无效:对比结果无变化[2]。治疗有效率=(手术有效+手术显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本组的22例(30耳)鼓膜穿孔患者的修补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治疗后2周对治疗情况进行统计时发现,20例(28耳)患者鼓膜均一期愈合,%(28/30),2例右耳慢性中耳炎鼓膜大穿孔患者穿孔面积较前缩小,穿孔未完全愈合。术后3~6个月针对鼓膜修复程度进行观察,同时复查纯音听阈,结果显示有14例言语频率气骨导差降低到10 dBHL之内(18耳),有8例言语频率气骨导差与手术之前相比提升10 dBHL(12耳)。所有患者都无手术并发症,比如眩晕。
3 讨论
鼓膜穿孔一般是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者是受到外伤而致病,部分患者由于挖耳不慎造成鼓膜穿孔,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感冒所导致的急性中耳炎穿孔,还有是由于鞭炮震耳所造成的鼓膜穿孔[3]。鼓膜穿孔患者的听力将会持续下降,产生耳痛等多种不适的症状,日常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心情不佳,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基于组织学角度而言,永久性穿孔具体是因为穿孔之后鼓膜各个组织未能实现同步生长而导致[4]。鼓膜穿孔若是沒有接受及时且有效的临床治疗,则可能会出现炎症感染。
虽然鼓膜穿孔自身具有治愈能力,但是穿孔过大,将很难愈合,需要借助人工方法来进行修补,才能达到愈合的效果,产生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降低[5]。传统临床治疗方式所采用的鼓室修补手术是在显微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用于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