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荣辱辨是非.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明荣辱辨是非
明荣辱辨是非一丁晓兵与首都大学生对话实录
编者按:31一个英雄的名字一一丁晓兵在神州大地传扬。他以左手敬礼的感人瞬间,他以残缺之躯铸就壮美人生的英雄故事,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引起强烈共鸣。“两会”前夕,丁晓兵应邀走进北却经受不了糖衣炮弹的打击。您从一名战场英雄成为如今的时代先锋,在这方面能给我们大学生提一些建议吗?
丁晓兵:有句话说得好,你不能把金钱带进棺材,但金钱能把你带进棺材。我也和大家一样,面临着这种诱惑和考验。如果说战场上的生死考验残酷的话,那么走下阵地,面对的诱惑更加复杂、严峻和现实。每当我感到困惑时,时常到烈士陵园走一走,在那里,我会想起牺牲的战友。在一次战斗中,我的副班长肚子被弹片划开,他把流出来的肠子塞进肚子坚持战斗,直至牺牲……他才是真正的英雄!我能够活下来,已是一种幸运,还有什么不能牺牲呢?
总结自己20年来的体会,那就是面对诱惑和干扰,坚守住一个军人和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坚守住为官做人的基本准则。我觉得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无论社会怎么变化,无论社会怎么多元,我们共产党人还是要讲为人民服务,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归根到底,就是在各种诱惑和干扰面前,自己心中始终要有一根“定海神针”。
奋斗篇中国有个词叫“危机”,我的理解就是危险中存在机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2级学生金文丽当年您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时,主动放弃大城市和大机关,坚决要求到基层连队。现在国家和社会号召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您觉得大学生能在基层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丁晓兵这是应届和在校大学生们都关心的问题。多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大学生要到艰苦的地方去,到边远的地方去,到不发达地区去奉献才智。这里首先有个就业的问题。人们都往条件优越的大城市“挤”,导致人才浪费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而艰苦地区人才缺乏,正是特别需要你们去施展才干的地方。当年我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时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因为我参过战、立过功,我的家乡安徽省政府非常关心照顾我,有意安排我担任省残疾人基金会的副理事长,还有一些地方的朋友、一些机关也提出让我去工作,并答应在房子、车子等待遇上给予特殊关照。但我坚决要求到部队基层一线去带兵。对这样的选择,并非我一时冲动。如今20年过去了,证明这条路是走对了。如果没有基层那段时间的艰苦磨炼,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再有,人生的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更踏实。当时自己毕竟只有19岁,如果真的当了那个理事长,很可能力不从心,担不起那份领导责任。中国有句古话叫“厚积薄发”。如果你不具备一定的积累和素质,而去谋求暂时的利益,从长远来看未必是一件好事。有时人生就是要经历必要的过程。人是有巨大潜能的,只有把自己放到一个近乎极致的艰难困苦环境中去磨砺、去激发,通过外界强力的环境刺激,才能唤醒或者是诱发自身的巨大潜能,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有科学家讲,我们的大脑智能真正被利用和发挥出来的是很少的一部分。我负伤后也一度产生悲观情绪,少了一只手将来怎么办?有一段时间,我的老母亲愁得经常背着我掉泪,她甚至想,这个残废儿子能不能娶上媳妇?但是20年的奋斗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意志力是非常重要的。到连队后,在艰难的情况下我的潜能被激发出来,8个军事考核项目,我是7个优秀,1个良好。所以,我告诉同学们,不要怕基层苦。我们中国有一个词叫“危机”

明荣辱辨是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engruiling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