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
五、课时支配
本课安排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其次课时:在朗读中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实力;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作者倾注在幻想中的真实情感和实现幻想的坚决信念。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通过有关幻想的诗句和名言引起学生对幻想的思索,再通过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林肯等———让人想到这些人无疑都是美国人。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非常熟识的。可是,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日我们将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的相识,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共同学习的一篇特别重要也极其美丽的演讲词——《我有一个幻想》。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预习
检查
1、重点字词积累
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安之若素等词语
2、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作者和时代背景(课前印发预习资料;老师作相应补充)
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检查,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整体感知
1、思索:题目是《我有一个幻想》,假如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幻想?(幻想的内容、怎样实现幻想?为什么要实现幻想?)速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们的想法有何不同。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幻想是什么?(17—25节)
为什么要实现幻想?(1—5节)
怎样实现幻想?(6—16节)
2、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17—25节,结合文章背景,概括出作者的幻想原委是什么?
(2)让学生朗读1—5节,并概括为什么要实现幻想?
(黑人仍旧生活在受卑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日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3)让学生朗读6—16节,概括怎样实现幻想?(采纳非暴力手段,决不退缩)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
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实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问题探究
为什么直到17节作者才正面提出自己的幻想?放在后边起到的作用?
(让学生自己思索总结发言,老师把学生观点用有关词语记录在黑板上,然后老师点拨、小结)
探究文章结构,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注意以学生为本,实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对话,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理解感悟的实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说说演讲词具有什么特点:
(目的明确、逻辑性强,内容具有针对性、思想性等。)
其次课时
导语设计: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演讲词一般具有极强的劝服力与号召力。其中语言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你能说说本文在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