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言文内容主旨理解(补充讲义1).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语 文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C文言文阅读人物形象
C 文言文阅读启示道理
C 文言文阅读内容主旨理解的拓展
授课日期期:战国时期善于驾车的人,即王良 (2)安:安稳
(3)调:协调(4)诱导:引诱。此处“道”同“导”,不作道路解释。
,我们应该努力戒除赵襄王身上所暴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缺点。(3分)
检测题2:
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5
1、作者讲这个故事,想赞颂一种 的精神。(3分)
检测题3: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①。以齐国之大具②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③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④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1、根据文段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各是怎样的人。(4分)
香居: 、 齐宣王: 、
一、专题知识梳理
考纲要求:(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7)能概括文章的中心。
常考题型:一般会采用选择或填空的考查方式进行判断考查;也会要求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易错点分析:第一,一般是读懂文章,但缺乏概括能力,力不从心;第二,会因为理解能力的不够或偏差,分析不清楚文本情节的主要内容所反映的中心。
解决建议:所以我们首先积累一些启示类的概括语言,然后再通过文本分析来训练对于文本中心和内容的判断的训练。
二、专题精讲
例题1: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①子,十日不进②。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③其曲矣,未得其数④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⑤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⑥而长,眼如望羊⑦,心王四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⑧也。”
【注释】①师襄:春秋时鲁国的音乐家。②不进:不再学新的内容住。④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
5
⑤穆然:严肃的样子。⑥几然:高大的样子。“几”通“颀”,长。⑦羊:通“洋”,远方。⑧《文王操》:古琴曲名。

1、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例题2:
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对曰:「郭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为墟?」曰:「善善而恶恶焉。」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之。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则仇之。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
1、作者从郭氏之墟中得出的历史教训是
例题3:
言默戒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

文言文内容主旨理解(补充讲义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燕燕盛会
  • 文件大小81 KB
  • 时间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