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协调理影响。单一企业和产业的成本,更多与相关企业和产业
数量相关,从而形成企业整体的相关关系。从经济发展史中,我们可
以看出经济越发展,经济活动的互补性和外部性也越普遍。外部性的
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越来越多,从而也就在更大程度上要求从
协调的角度来处理和解决经济问题。
第二,关于报酬递增问题。
经济发展中的报酬递增,是指在社会分工下引致的市场规模扩
大,从而进一步引起新的分工的经济演化进程中,专业化分工所导致
的报酬增加情况。报酬递增突破了新古典学派以报酬不变为基础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式,并把动态的、非均衡的经济进化思想引入经济
学分析之中。由于有市场扩大分工深化条件下的报酬递增,我们才能
了解金融活动,金融制度在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扩大投资和扩大市
场中的作用,这可能是我们真正把握金融在现代经济中作用的一条新
途径。
第三,关于金融效率。
这里我们提出以金融效率为中心,是在把握金融运行机制的基础
上,围绕金融活动的效果,从宏观的系统的观点和动态的长期的观点
来研究金融和经济的关系,特别是研究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经济演进所
产生的促进作用。在这里,我们一方面强调金融效率在整个金融理论
中的特殊地位,这是传统金融理论研究中忽视的一个问题,而这一问
题正是构成了我们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正确处理金融问题的关键;
另一方面,我们强调金融效率的宏观性和动态性,这与单一关注金融
的微观盈利性和静态盈利状况是不同的。
第四,关于金融溢出效应。
金融溢出效应是指金融各构成要素或作为一个整体的产业,其私
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不相一致的外部性的关系。
金融的这种溢出性或者说外部性的表现,必须运用协调的思想和方
法,才能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力量,实现其激励和约束的相容作用。
第五,关于协调和均衡。我们认为,金融协调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均衡状态,而是一个动态
的过程。这种动态均衡是在发展中均衡,那么就可能出现整个均衡与
局部不均衡并存;或长期均衡与短期不均衡并存。金融资源在内部的
流动,包括各层次上或各相关要素之间的博弈,从而推动长期和整体
的均衡,使金融与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当外部规则发生变化时,会产
生新的博弈,这又将会推出新的均衡或协调。
第六,关于国际金融协调。
金融协调当然包括国际金融的协调。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
显示出现代金融脆弱性和金融协调的重要性。
(二)金融协调的原则和方法
就金融协调的原则来讲,主要是坚持三个统一。其一是数量发展
和质量发展的统一。即在注重金融相关比率、金融资产规模、金融机
构扩张等数量型金融发展指标的同时,更要关注金融对经济发展促进
作用的金融各项功能的有效发挥,注重金融的功能效应及其发展。其
二是要坚持宏观效率与微观效率的统一。由于现代经济所普遍存在的
互补性关系,研究金融时就不能只研究其微观效率,而必须同时关注
金融的宏观效率,及宏观效率与微观效率的统一问题。其三是要坚持
金融动态效率与静态效率的统一。金融作为现期货币购买力与远期货
币购买力的交易,是一项包括时间过程的经济活动,本身就要求考虑未来的各项因素,而成为动态决策过程。而金融协调作为一个动态过
程,就是要在动态的变化中追求其效率,它是一种协调中的效率。
金融协调的方式包括市场机制协调、计划和行政制度协调以及网
络协调。市场机制协调主要指经济运行为主体根据市场的价格信息
(资本市场中的利率),依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在相互竞争的市场中形
成的一种协调发展。它也可以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协调。计划和行
政制度协调作为市场机制协调的替代,它包括企业内部的各层组织机
构的协调和政府计划手段的协调,这种协调主要依靠行政权威来进
行。它可以称为“看得见的手”的协调。而网络协调是指经济网络组
织理论所强调的介于市场和企业或政府之间的中间力量的协调。它是
既不依靠市场机制力量,也不依靠行政权威力量的经济主体间形成的
其他特殊关系和制度安排
金融协调理论:认识金融发展的新视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