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页
其实,音响效果好是因为戏楼顶上这个像大“喇叭”一样的“八角井”。大家快看,戏台顶上这个“八角井”,就像一个大喇叭花一样悬在空中,它就是戏台的音响。
据建筑专家介绍,戏台顶上这个“八角井”,在建筑上被称为藻井,它的形态像喇叭,具有扩音的作用。应当说这就是古代的音响了。据专家说,这里的藻井是目前西南地区保存得最完整的“喇叭”。南华宫是不行多得的古文化遗产,而南华宫上的大喇叭还有重要的科考价值。
再看后面的大殿,这些佛像均是明清时代的艺术品。
东溪以前有南华宫、万天宫、万寿宫,这座南华宫最具特色,浓缩了东溪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见证着东溪的人文历史。
05、龙华寺建筑
龙华寺东溪古庙中爱护的比拟完整的寺庙。
龙华寺的历来可以追溯到清代雍正四年(1736年),距今已经有285年的历史了。
龙华寺的名称来源于一条昂首远视的石刻盘龙。也就是说龙华寺是建筑在盘龙上的。相传宋真宗景德元年(102022年),有一位阴阳先生来此,发觉这里山形像盘龙,推断这里是龙穴宝地,就请来能工巧匠,依山势而刻了这条盘龙,祈愿子孙后代能成为人中之龙。龙是原始人类的一种图腾,大多数民族都曾把龙视为爱护神,把寺庙建在盘龙上,其寓意是特别明显的,它寄予了东溪人美妙的愿望。据说这里的蔷萨特殊灵,会聚了天下香客,终日香火缭绕。
龙华寺的建筑虽说几经修缮,但寺庙的布局还是当时模样,古人建寺庙有许多讲究,所以现代人修缮时一般都不能轻易变更建筑构造。站在这里是不是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
06、川黔古盐道
我们即将踏入的就是东溪最富盛名的川黔古盐道了。
这里是盐道的入口,当年盐道两旁都是商铺店面,搬运盐巴等商品的工人,就在这条石板路上来回行走。这里就是当年东溪镇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你们看,此时此刻这些已经破旧的木质楼房,大都是那个时代遗存下来的,这些木板都变成深褐色了。
我们脚下的石梯也是那个年头修建的,大家留意到了没有,有的石梯中间都被凹下去了,这些凹下的地方,是从古直今,多数双脚踏出来的,我们此时此刻相当于是在踏着古人的踪迹在前进。
对了,我差点遗忘告知大家了,这条川黔古盐道,是西汉五年(公元前22022年),汉高祖刘邦开拓的,距今日已是2200多年啦。更特殊的是,从这里到下面的太平桥,是由1011019块条形青石板铺成的,它象征着东溪古镇安定旺盛,长漫长久,天长地久。
07、观音阁
这里是明未清初时建的观音阁,你此时此刻看到的建筑是近代民间自发修建的,真正的观音阁已在上个世纪六十年头被毁坏了。据说,当年的观音阁建筑气场磅礴,其繁华不压于华龙寺。此时此刻观音阁里最具历史价值的是那尊塑于明初的卧佛,佛身长两米多,卧于自然的崖壁缝隙中,佛面慈祥,神态安详,有爱好的挚友可以去看看。
08、太平桥
我们此时此刻所处的位置太平桥,始建于明太祖三年(1370年),距今已有630多年,全长30米,宽5米,拱开桥孔,桥两头都有石狮镇守,石栏上由石雕兽头装饰,桥下中心处还有一把能随风自然转动的重达42公斤的斩龙宝剑。不过此时此刻这只斩龙宝剑已经不知所终了。
相传当年的丹溪河水流湍急,每到夏季时就会洪水患难,丹溪河上的几座石桥都要被沉没,两岸的民居住宅会被冲垮,货物被冲走,造紧要灾难,商业无法正常运转。 是一位叫宋列的商人,历经千辛万苦,从数百里之遥的贵州省尧龙山获得斩龙宝剑,悬挂于太平桥下中心位置,镇住了洪涝灾难,才使太平桥得平安,从
东溪古镇导游词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