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3月29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2 -页共12页
“六学”课堂教学操作程序
"六学'课堂教学操作程序
铺垫助学诱趣激学顺思导学应用促学疏理评学实践延学
1、铺垫助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已有生活精心设疑,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2)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特点,提供背景材料让情境吸引人。
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知识基础和智能,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事实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竞赛、激疑、设悬、讨论等形式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时间:2022年3月29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4 -页共12页
(3)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形成一个适宜解决问题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则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教师要善于巧妙的把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引起矛盾冲突,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激情。在设计时,教师一定考虑学生知道了什么,掌握到何种程度,然后考虑数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再提出问题,确保学生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为学生知识过渡搭建桥梁。只有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才会减轻,学习才会成为一件真正值得去投入和努力的乐事。才能为学生的探索和实践提供有力的保障。
3、顺思导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组织的作用,顺应学生思维基础,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
所谓"顺'应是有度的,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目标范围内,一定的框架下进行的,不应该是漫无边际的;所谓"思'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从浅层次的思考,到深层次的思考,达到有一定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所谓"导学'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进而掌握学习方法。
时间:2022年3月29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5 -页共12页
(1)发现认知盲点,准确掌握学情。
针对学生交流反馈的信息,发现学生的认知盲点,准确掌握学情,进行有针对性地集中指导讲解。讲解学生困难处、讲解学生需要处、讲解学生疑难处。
(2)揣摩思维趋向,恰当点拨、引导。
教师善于揣摩学生的思维趋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教师善于引导,巧妙点拨,及时鼓励适时启发,放得开,收得拢。诱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教师顺思而导,学生顺思而学,这一环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思',顺着学生的"思'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的"思'得到升华和提高,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通过学生的"思'而发挥学生的学,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3)关注学习过程,合理选用学习方法。
"顺思导学'实际上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发展创造性空间,提高创造力。因此在授新环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在观察、猜想、探索、验证和动手操作过程中,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
时间:2022年3月29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6 -页共12页
4、应用促学:重视目标达成,加强拓展与应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应用促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精心设计,有悉心指导,有循循善诱,有旁敲侧击,有疑云重重,有信心十足,有冥思苦想,有恍然大悟,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新课程理念下的应用环节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过程。使学生愉悦地接纳,高兴地吸收,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能顺利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1)巩固知识,自我反思。
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是评价前几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措施。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是在学生自我建构基础上的巩固,是学生个体对知识进行的自我解读。应用促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
(2)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同时,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维方法会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理解的更深刻。教师要善于创设情
“六学”课堂教学操作程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