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族 212p6039 袁帅御宅族一个御宅需要具备些什么条件, 首先,要对 Anime ic (日本动画漫画) 有绝对的狂热和深入的研究。其次, 要是一个考据癖和拥有很强的搜索参考资料的能力。动漫故事中所构建的背景以及细节已经越来越多的呈现跨领域和跨文化的趋势。一个合格的御宅必须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融会古今贯通中外。第三, 一个御宅必须要有永不满足的上进心和自我表现欲。御宅对动漫的热爱和理解也得能够通过社团以及同人志等渠道表现出来。一般相信是著名社会评论分析者中森明夫,在 1983 年中期于漫画月刊《漫画ブリッコ》上连载的《「おたく」的研究》专栏中, 初次正式的使用这个名词来称呼这个族群。在日文中“おたく”一词的本意是“贵府”及“您”等等意思,正值 1982 年于日本开始放映的动画《超时空要塞》(超时空要塞マクロス)中有主角互以“おたく”称呼对方,故推断此族群的人受它的影响,开始使用这个词汇互相称呼,后来才被以“おたく”作为其族群全体的代称。 GAINAX 创始人之一, 自称“御宅王”( Otaking ) 的冈田斗司夫对御宅族的定义为:“在这个被称为“映像资讯全数爆发”的 21 世纪中,为了适应这个映像资讯的世界而产生的新类型人种”。换而言之, 就是对映像资讯的感受性极端进化而来的人种。然而,这是冈田为御宅族美化而下的个人诠释,与一般大众取自媒体宣传的概念不同。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到 80 年前期对动画爱好者称呼为アニメファン( anime fan ) ,并无参杂贬义,否定的意思。上世纪 80 年代初,御宅一词尚未流行的时候, 人们常用“ビョーキ”( 即日语病気的谐音)及“二次コン”( 二次コンプレックス的缩写, complex , 劣等感) 来称呼这一类人。其中,ビョーキ主要指对动画及同人漫画感兴趣的群体,另外还特别暗指萝莉控一族,常见于当时的各种动画杂志和同人作品中。在动漫题材中则多出现在以低年龄少女为主角的作品中。 80 年代后期日本进入了产品大量生产化时期,在经济景气带动全民腰包增长的背景下,出现了很多对“有着高度表现力的动画”怀有浓厚兴趣的人。就在这段时间里,御宅确立自己作为人称的标志,开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被社会大众所了解。首次将御宅(御宅一词在日语中原本用法相当于贵府)用在对人称呼上的是先前提到过的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 12 月在《漫画ブリッコ》连载的《御宅的研究》。在文中,御宅被用作第二人称来称呼动漫爱好者等,由此发展为了对人用词语。当时社会上对这个词得认知度非常低,正巧出现了两件当时比较引起轰动的事件。一件发生在北海道原野,一名脚上有伤的男子因被一块坠落的铁臂阿童木模型砸中而不幸身亡。还有一件是发生在一周后的“东京?埼玉连续幼女诱拐杀人事件”,( 宫崎勤事件, 1988 年— 1989 年) 的犯人宫崎勤,因為从家中起出大量的幼女色情动画录影带的画面被媒体大幅报导(而在后来在一名记者的 blog 指出是当时的媒体炒作,搜出的大多是正常向的动画作品, 而非传媒报导中的色情物品), 使御宅母群体的声誉被社会所质疑。加以因为过分热衷特定领域,其中不少人对于人际关系与社交能力相对于一般人而言较为不善及不活跃,故日本社会对于这族群的观感普遍来说并不是很好。其中亦有多种体材的作品描写日本对御宅族的岐视和误解。一时间御宅一词从普通民众中间传播开
[御宅一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