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鸡,我们只不过不吃鸡肉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呢!为什么要把猫除掉呢?”
点评:古人云:“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意思是两种利益同时放面前,当然是选择利益较大的那种;两种损害放面前,当然是选择损害较轻的那种。简洁地说,就是权衡利弊,首选利重害轻。
传统文化的故事6:许金不酬
明刘基《郁离子》
济水南边有一个商人,渡河时船翻了,他大喊救命。
有一个渔人驾船去救他,船还没有开到,商人大声叫道:“我是大富翁,你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人把他救上岸,他却只给了渔人十两银子。渔人说:“你刚才说的是一百两,现在怎么只给十两?”
商人大怒:“你一个打鱼的一天能挣多少钱呢?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知足吗?”渔人懊丧地走了。
过了一些日子,这个商人渡河时船遇到石头又沉了,恰好这个渔人又在场。有人问:“你怎么不去救人呢?”
渔人回答说:“这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结果商人被淹死了。
点评:做人要讲诚信,否则最终会害人害己。
传统文化的故事7:仔细
明陆灼《艾子后语》
艾子到郊外出游,两个弟子跟着他,一个名字叫“通”,另一个名字叫“执”。
艾子感到口渴,便派执到村舍去要喝的。田舍中有个老者迎着门坐在那里看书,执上前行过礼,说明来意。
老者指着书上一个 “真”字问道:“你若相识这个字,我就给你喝的。”执说:“这是真’字。”
老者听了很生气,不给他喝的。执只好回去告知艾子。艾子说:“执不懂变通,还是通去吧。”
通见了老者,老者又像问执那样问他。通说:“这是直’八’两个字。” 老者很兴奋,把家里酿造的最好的酒拿出来给了他。
艾子喝了之后觉得很可口,说:“通真是聪慧!假如像执那样仔细’,一点喝的也没有!”
点评:人活在世上,究竟该不该仔细,仔细到什么程度,如何变通,这些都是值得思索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故事8:兄弟争雁
明刘元卿《贤奕编》
有一个人看到大雁飞来,赶忙拿弓箭去射,一边拉弓,一边自言自语道:“射下来就煮了吃。”
在他旁边的弟弟听了连忙说:“鹅是煮了好吃,大雁却是烤了好吃!”这个人就放下弓箭,与弟弟争辩起来。
兄弟俩争吵不休,就去请社伯评理。社伯告知他们可以大雁平分成两半,煮一半烤一半,他们都同意了。
等他们再回去找大雁时,大雁早就飞得不见踪影了。
点评: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未胜利之前不要急着考虑享受成果。
传统文化的故事9:按图索骥
明杨慎《艺林伐山》
伯乐的《相马经》上有这样描述千里马的话:“额头高高隆起,双眼像铜钱一样又大又圆,蹄子又大又端正。”
伯乐的儿子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里马,望见一只很大的癞蛤蟆,带回来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好马,样子跟您书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还不够端正。”
伯乐又好气又好笑,说:“惋惜你找的这匹马只喜爱跳,不能驾车。”
2022年小学生10个传统文化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