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含计算)和论述题绪论、第一章地学基础一、名词解释土壤: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产绿色收获物的疏松表层。土壤肥力: 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 生态上不同的植物所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不同。某种肥沃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生态要求上相同植物而言的,而非任何植物。二、简答题 1. 矿物、岩石的类型(按成因) 矿物的类型:1 原生矿物—由地壳内部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物。 2 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进一步风化形成的新的矿物。岩石的类型:1 岩浆岩-由熔融的岩浆上升到地壳不同深度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成。 2 沉积岩-在地表条件下, 各类岩石风化破坏后的产物, 经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3 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2. 具有鉴别意义的矿物物理性质有哪些? 颜色、条痕、光泽、解理、断口、硬度,此外还有透明度、弹性和相对密度第二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物理风化: 机械崩解作用, 由温度变化、水分冻结、碎石劈裂以及风力、流水、冰川的摩擦力等物理因素的作用引起, 使岩石由大块变成碎块, 再逐渐变成细粒, 其形状、大小改变(增大接触面) ,为化学风化创造条件,但成分发生的变化很小。化学风化:化学分解作用,由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等参与下进行的各种过程,包括溶解、水化、水解、氧化。生物风化: 生活在岩石表面和土壤中的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 可直接参与岩石矿物的分解破坏,且加强了物理和化学风化的作用。同晶代换: 阳离子间的取代作用。只在原生矿物及次生矿物成矿时产生, 其代替条件是价荷、半径差异较小,将造成构造不稳,价荷剩余。土壤剖面: 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 2 米以内。依次为有机质层(O) 、淋溶层(A) 、淀积层(B) 、母质层(C) 和基岩层(D) 。二、简答题 1. 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2. 常见矿物抵抗风化的相对稳定性顺序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黑云母< 钙斜长石< 钙钠斜长石< 钠斜长石< 钾长石< 白云母< 石英 3. 风化产物的母质类型定积母质、运积母质、第四纪沉积物 4. 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颜色、结构、质地、坚实度、孔隙、湿度、新生体、侵入体、动物孔穴 5. 自然/ 耕作土壤剖面层次自然: 有机质层(O) 、淋溶层(A) 、淀积层(B) 、母质层(C) 和基岩层(D) 。耕作: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 2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壤形成的? a. 母质( 内因) 岩石风化的产物, 是自然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土壤的物理( 质地) 和化学性质( 养分组成、酸碱性) 影响明显。 b. 生物养分积累,改善土壤的肥力性状;增加有机质,改善结构。 3. 气候直接影响水、热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种植被类型的分布,从而影响土壤矿物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合成;温度、降水量等影响矿物风化、矿质元素迁移速率。 4. 地形对母质、水、热条件、植被的再分配。 5. 时间任何一个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影响都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加深。土壤形成过程的程度是以时间为转移的,随着成土过程持续的时间不同,土壤中物质的淋溶与聚积的程度不同, 故受当地地质年龄的影响。第三章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一、名词解
土壤学复习题2014 北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