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年岳麓高一历史知识点.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2 页 共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见。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岳麓高一历史学问点
1、春秋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春秋)、庄子;
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孔子:
①孔子的主要成就:春秋晚期鲁国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化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晚年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六经”。
②孔子的主要观点:
A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惜,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随意刑杀。
C主见“克己复礼”。希望复原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D主见“有教无类”。
孟子:
A主见实行“仁政”。B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主见“性善论”。
荀子:
A主见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










C提出“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经过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和改造,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汉代儒学
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提出: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见。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目的是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须要,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②实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2022年岳麓高一历史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