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滨海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 江苏盐城海滨湿地是中国重要的湿地资源, 拥有丰富的资源但遭到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 SWOT 分析法对盐城海滨湿地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关键词:江苏盐城湿地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引言江苏盐城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资源,同时也是国际重要的湿地之一。盐城湿地地处江苏中部沿海(图 1) [1] ,由盐城沿海 5县(市) 的海岸滩涂带组成, 总面积约为 2,其中核心区面积为 138km 2。盐城湿地作为中国重要湿地之一, 区域内有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和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江苏滨海湿地正面临着大规模围垦、污染、资源过度利用、生物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甚至保护区核心区都受到了影响,湿地系统功能退化日趋严重。不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求盐城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图 1盐城海岸湿地区位与功能分区图 . 盐城湿地资源丰富 . 生物资源盐城保护区内有哺乳类 47 种;鸟类 381 种;两栖爬行类 45 种;鱼类 281 种;昆虫 310 种;腔肠动物 43种;环节动物 65种;软体动物 156 种;甲壳动物 139 种。保护区内共有 43种特有物种,以鱼类为主。濒危物种有 62种,其中鸟类达 4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白肩雕、白尾海雕、白鲟等 12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河麂、黑脸琵鹭、大天鹅等 67 种。盐城保护区还是我国少有的高濒危物种分布地区之一,有 29 种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中。盐城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每年在此越冬的丹顶鹤有 1200 多只, 约占世界丹顶鹤总数( 1600 只)的 80% ~90% ,有“丹顶鹤第二故乡”之称。盐城还是连接不同生物界区鸟类的重要环节,是东北亚与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水禽重要的越冬地,每年春秋有近 300 万只候鸟迁飞经过盐城,有 20多万只水禽在保护区越冬。盐城保护区内有植物 480 种,其中有 40种左右为栽培作物,有浮游植物和藻类 286 种。由陆向海,滩涂植被带可分为苇草带、盐蒿带、无植被带(光泥滩)、米草带。米草带从 20世纪 60年代开始人工小面积种植,现已发展成宽 500 ~1000m 的植被带。 . 土地资源盐城保护区土地资源丰富,海岸滩涂带总面积达 ,盐城保护区处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主要受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影响,年平均气温为 ~ ℃,同时保护区内土壤肥沃,综合所有的自然条件,盐城保护区内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 旅游资源盐城自然保护区拥有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 世界珍禽丹顶鹤 65% 的种群在这里越冬,400 余只的大集群构成奇观; 数以 10 万计的各种水鸟大集群越冬, 是观鸟、研究鸟的天然场所;近300 头麋鹿半野放
盐城滨海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