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介绍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观察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质疑: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
2。学生寻读课文,答复老师的提问。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络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4。进一步激疑: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络在一起了?联络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
,老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
三、深化读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谊之路"。
(1)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根底上,进一步开掘:两国人民友谊表达在什么地方?
(2)交流、,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3)小结: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理解,加深了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络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1)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2)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3)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4)交流、生发。老师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可以向深层探究: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
丝绸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