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重要会议、代表性著作及其理论要点梁峰老师整理: (07 年版) 说明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最主要的特点, 就是“史、会、著、论”的结合。“史”指的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时期、历史阶段和相关历史背景事件等。“会”就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会议。“著”就是相关的毛泽东的代表性著作。“论”就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由于这种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出题特点,也即是“史、会、著、论”的结合。每年的选择题,大多都是提到某著作,要求选出相应的理论观点或者历史时期;或者提到某理论观点或者历史时期,要求选出相应的著作。再不就是提到某个代表性的会议,要求选出相应的理论观点,或者提到某理论观点,要求选出相应的会议;诸如此类。这门课程的分析题,也往往是在材料中提到某历史阶段的背景事件、方针政策、理论观点,常常还引用著作原文或经典表述等,从而要求考生答出相应的背景原因、方针政策、理论观点( 常常包括正确的和历史上错误的)等。本课程多年来的分析题, 都无外乎这种设计模式。以上所列的这些出题特点,考生们只要略加分析历年真题,其实就能轻而易举地发现。由于以上课程本身的和出题的特点,就决定了考生们复习时应采用的基本方法,就是“史、会、著、论”四者的结合。考生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这“四条主线”的相互参照结合,这样可以收到“举一反四”的好效果。所以,梁峰老师在此帮助考生们把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重要会议、代表性著作及其理论要点,进行了整理,列出了一个较清晰的脉络。这篇小文章,划分出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共列出了 23 次会议, 39 篇文章和决议。这些内容,对于考生们理清学习思路、提高复习效率、争取考试高分,相信会有显著的帮助。一、中共创立时期和国民革命时期(从 1921 年至 1927 年) ,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1921 年, 上海中共一大。中共成立。会议提出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任务和奋斗目标。 1922 年, 上海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指出中国革命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1923 年,广州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1925 年,上海中共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1927 年,武汉中共五大。在国民党已经开始叛变革命的情况下,仍然软弱地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单方面统一战线观点和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1927 年7月 15日, 武汉紧急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决裂, 策划农村和城市起义。8月1 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但和广州起义等一样都失败了。 1927 年8月7日, 武汉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罢免陈独秀, 选举瞿秋白为书记。毛泽东会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之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析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状况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
[梁峰我党重要会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