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科疾病护理常规白内障护理常规【白内障】是因各种原因导致晶体囊受损害或晶体蛋白改变,晶体变混浊而致视力下降的一种眼病。【护理评估】 1、病史:是否外伤所致固定不动黑影,手术史,遗传因素,先天性等。 2、辅助检查:眼部 B 超检查,眼底检查,血糖检查。 3、症状:视力下降,晶体混浊,视物不清。 4 、心理社会反应:因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质量欠佳,出现焦虑情绪,失明恐惧【主要护理问题】 1、视物不清,、视物不清,、情绪低落,由恐惧而引起,怕治疗及手术失明. 4、对疾病知识及手术的认识程度不够. 5、经济负担与困难. 【护理措施】 1、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向其介绍主管医生,护理人员及周围住院环境. 2、鼓励病人手术协助,教会病人使用传呼系统便于及时得到护士的帮助 3、做好三大常规的检查,、抗菌素 3-4 次\、、术前护理 1)冲洗泪道及结膜囊术前一天及术前当天各 1次洗眼后加滴抗菌素眼液. 2)术前散瞳每 5分钟滴一次散瞳剂,术前 1-2 小时开始. 3)术前十分钟滴表面麻药 3-4 次,同时做手术配合指导. 7|、术后护理 1)术后当天充分休息,平卧或者侧卧(术后向上避免压迫眼球) 2)揉眼拍眼低头,防止碰撞,不对眼施加压力. 3)两周内不用肥皂水,脏水进入眼内,三个月不做剧烈运动. 4)术后一周内按医嘱使用眼液,并按时滴用. 5)适量补充营养,进易消化软食,少食刺激性食物,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咳嗽,便秘等. 【健康指导】 1、适当的运动,术后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指导病员用药:点眼方法,次数,药物的保存. 3、避免揉眼睛,过度用眼及弯腰,低头. 4、保持眼的卫生,、加强营养,、适当做眼保健操,、定期门诊随访. 【护理评价】 1、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认知程度. 2、患者对术前术后配合的目的有一定的了解. 3、忧虑,、、、病人对人工晶体植入后自我保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 青光眼护理常规【青光眼】是以高眼压为主要症状, 各种原因引起眼球内压力(眼压)超越了眼球内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为特征。【护理评估】 1、病史:家族史,半侧头疼,眼胀痛,虹视,恶心,呕吐 2、眼压:有眼压升高的危险,一般在 50MMHg 。 3 、分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 4、辅助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压测定,眼底检查,房角镜检查,微机视野检查。 5、心理社会反应:因眼压高,眼球胀痛难忍,情绪急躁,焦虑,不能静卧。【主要护理问题】 1、焦躁,座卧不安,情绪不稳定。 2、眼压升至很高 3、头昏,头痛,眼痛,眼胀,视蒙,虹视。 4、疲乏,生活自理缺陷。 5、对疾病缺乏认识【护理措施】 1、向病人讲解疼痛的原因,帮助放松,避免情绪紧张。 2、密切观察病人对疼痛的反应,疼痛的部位,性质等 3、给予支持与安慰,与病友进行交谈,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 4、指导病人用手指腹轻轻按摩眼球,可降低眼压,缓解疼痛 5、必要时遵医嘱给静脉注射甘露醇或口服醋氮酰胺降低眼压 6、手术前护理 1)按内眼术前
[眼科护理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