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妊娠期哺乳期用药指导
第一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
妊娠期间,胎儿同过胎盘和母体相连。母体把血液中所含的营养物质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供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胎儿则通过胎盘把代谢产物传递给母体,由母体代为排出。孕妇服药后,药物进入血)药物的剂量:小剂量药物有时只造成暂时的影响,而大剂量药物可致胎儿死亡。用药持续时间长和重复使用均会加重对胎儿的危害。
第十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
(3)药物的亲和性:药物对胎儿的危害与遗传素质有关,不同人或不同种类的动物胚胎对药物反应不同,如药物反应停,对人类比动物敏感60~700倍,而引起胎儿畸形。
(4)药物影响与胎龄的关系:用药时胎龄与对胎儿伤害有密切关系,胚胎发育各阶段对药物的影响作用有不同的敏感期。
①受精后两周内: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有以下两种结局:药物毒性大导致胎儿死亡、流产。或对胎儿发育影响不大,妊娠继续。据统计,约有50%的胚胎在这个时期被各种因素致死,因此又称最大毒性期。
②受精后3~8周(停经5~10周)是胚胎主要器官系统形成的时期,对药物的致畸作用最敏感,称为药物致畸敏感期。
第十一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
③受精后第9周至足月(停经11~40周)胎儿器官发育逐渐完善,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及牙齿仍在继续分化。特别是神经系统在妊娠期及新生儿期继续发育,在此期间受药物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可表现为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和功能性行为异常。
胎儿各器官分化时期(孕周)
脑 2~40 周 ~ 眼 3~
~ 四肢4~10周 牙6~10周
~11周 唇5~7周
第十二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
(二)胎盘与药物运转
母体和胎儿间的物质交换和药物交换均是通过胎盘进行。具体的交换部位是通过血管合体膜。血管合体膜是由合体细胞、合体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所组成。该膜妊娠早期厚度为25um,妊娠晚期为2um。物质通过胎盘运转的方式有以下五种:
。
:有的物质运转需要酶的参与,如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磷酸盐及铁、钙、碘、锌等。
:某些物质转运前须经胎盘代谢,变成能较快通过的物质,如核黄素。
第十三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
:正常胎盘屏障膜孔直径约为1nm只允许分子量低于100的物质通过。若孕妇由于各种因素如感染、缺氧等常能破坏胎盘屏障,使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的药物变得容易通过。
:一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病毒和抗体可通过合体细胞吞噬作用转运到胎儿体内。
第十四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
妊娠期用药对胎儿的危害
药物对胎儿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毒性和致畸两类
(一)毒性作用
一般情况下,药物的毒性作用在妊娠早期可以导致胚胎死亡,流产。在中晚期则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出生低体重儿或低能儿。如果药物仅是影响了胎儿的某一脏器功能,就会使这一脏器功能异常,以致引起各种新生儿疾病。
(二)胎儿畸形
畸形所引起的危害,表现为胎死宫内或出生不久死亡。存活的新生儿并发有畸形,由于药物引起的出生缺陷约占2~3%。
第十五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
妊娠期用药原则
为做好优生优育,虽不忌医用药但必须降低药物对胎儿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孕期用药应慎重选择药物,遵守用药原理。
,孕妇不要随意用药,避免“忽略用药”。
。
,根据病情及时停药或减量,避免长期大量用药。应尽量避免多药合用。
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
孕期用药对胎儿危害的等级分类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根据药物对动物和人类所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畸危险,将妊娠期用药分为五类。
孕期用药危害等级分类表
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颁布的药物对胎儿的危险性分级标准分A、B、C、D、X五个等级。
A级:在有对照组的研究中,妊娠三个月的妇女未见到对胎儿危害的迹象,(也没有对其后六个月危害的证据)这类药物可能对胎儿影响甚微。
B级: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并未进行孕妇的对照研究),未见到对胎仔的影响,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表现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并未在孕妇妊娠头三个月得到证实,在以后六个月也无对胎儿危害的证据。
第十七页,讲稿共三十八页哦
C级:在动物研究中证明它对胎仔有致畸或杀死胚胎的作用,但未在孕妇中进行研究或未在孕妇和动物并行的进行研究。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了对孕妇的好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应用。
D级:对胎儿肯定有害,但孕妇受到死亡威胁或患有严重疾病而使用其它药物无效,而此类药物对孕妇
妊娠期哺乳期用药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