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六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优选教案三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六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优选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优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⒈让学生了解两首词的主要内容。
⒉能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而用之。
要求:学生说说“反其意”的意思。
〖让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后,再讨论“反其意”的意思,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归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5、大家来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 引导学生体会陆词很悲伤、压抑,而毛词却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不必比较两首词的高下。 )
五、小结:
毛主席和陆游写的词,都是“咏梅”。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也不一样。可知,不同时代,人们赋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质,但不变的是人们梅花的喜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愿梅花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开放。让我们在这段激昂欢快的乐曲声中再次朗读毛词《卜算子·咏梅》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
七、板书设计:
百丈冰——花枝俏——坚强、勇敢
毛词不争春——只报春——无私、高尚乐观、积极山花开——丛中笑——豪迈、谦虚陆词“独自愁”悲伤、压抑
“香如故”
小学六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优选教案二
教学目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学习衬托的手法。
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 1、3
教学难点:教学目的 1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法:诵读、点播、赏析。
一. 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 梅花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请大家试着背一背关于梅花的诗或词。 ( 如《梅花》、《墨梅》、《早梅》、《红梅》 ) 。今天,我们就来学在
1961 年 12 月写的《卜算子·咏梅》。
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两首词吗 ?谁能背给大家听 ? 3.( 学生背诵《渔歌子》、《忆江南》这两首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比较长,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叫上阙,后一部分叫下阙。
二、反复吟诵,理解词意
自由读毛主席写的这首词《卜算子·咏梅》,
自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 谁愿意读一读这首词 ?
再来读这首词,边读边把词中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试着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讨论。
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处写一写。
我们交流一下,大家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
( 可以交流词语的意思,如:咏梅、犹有、俏、烂漫。也可以交流句意。 )
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
与同桌相互交流。
3。交流讨论。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一一梅的特点及梅的品格 ; 教师相机点拨,生对毛主席词中所写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风雨送春归,风雪迎春到。”
“归”是返回的意思。这句诗是说风雨把春天送回来了,漫天的飞雪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绽放于寒冷时节的
荒郊野外。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可以想象群花凋谢,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之时,梅花却不畏严寒、一枝独放的动人画面。这句诗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盛开的品格。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是呀,梅花傲霜斗雪、坚韧不拔的品格令人赞颂。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
( 学生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 ) 欣赏画面:
通过大家的描述,在老师的脑海中仿佛真的浮现出一幅寒梅傲雪图。不少画家也为这首词配了画,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几幅。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①“不争春”,不和谁争呢 ?
②梅花是那样美丽,但却不和春天盛开的百花争艳,不炫耀自己的美丽。这是一种什么品质呀 ?
( 可让学生补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也写出了梅花这种乐观谦虚、不居功自傲的品格。 )
③体会梅花的品格,练习朗读。
要读出梅花是报春的使者,却无意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乐观谦逊的作风。
( 4)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等到百花盛开之时候,
梅花无比欣慰地飘落丛中,表现了梅花的坦荡与无私与众不同。 )
小结: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品格呀 ! 凌寒独放,在寒冷

小学六年级语文《卜算子咏梅》优选教案三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优优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