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畜禽生产技术规范.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畜禽生产技术规范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禽场的设置与布局、禽舍建筑与设备、生产工艺、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牛、羊、驴、鸡、鸭、鹅场的生产管理、疫病控制及种禽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围1000m内无其它养禽场、屠宰加工场。
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1000m以上,距离河流500m以上。
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禽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环境符合NY/T388-1999的规定。
6布局与设施
布局
畜禽场周围设防疫隔离墙和防疫沟。
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周边建有围墙或相当围墙功能的隔离设施,界限分明。
与外界接触要有专门道路相通。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二者严格分开。
设施
生活管理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处,设主大门及消毒池。区内建
有生活、办公设施和兽医室、饲料仓库、车库等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生产区三个区域。区内建有消毒更衣室或淋浴室。门口、区域之间和禽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隔离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处。建有病死禽尸体解剖室、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应符合HJ/T81-2001
的规定。
建有专用的隔离棚舍,作为引种隔离舍。
禽舍建筑与设备
生产区内禽舍间的距离以5个禽舍高度计算。
建筑形式为密闭式禽舍和开放式禽舍。
朝向考虑禽舍的采光、保温、通风以及当地的主导风向,以朝南为主。
禽舍应设置乳头式、吊塔式或真空式饮水系统,不得使用开放式饮水系统。
饲养设备应根据种禽场不同条件和工艺流程要求,选用性能可靠,便于
饲养操作和清洗消毒的专用设备。
禽舍和运动场四周地下应铺设30cm以上的金属网(地下墙)作为防鼠设施。禽舍的门、窗等通风口或开口处和运动场、水池四周及顶上应设防鸟设施。
密闭式禽舍内应设置通风、降温和科学合理的光照设施。
水禽旱养水池进水应消毒处理,出水应经无害化处理。
7人员配备
从业人员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配备专职的畜牧、兽医技术主管。
场长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职业资格证书。
技术人员
从事繁育、饲养、营养、兽医等技术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或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
技术工人应经过畜牧兽医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获得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场内饲养、技术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在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8引种要求
应来自非疫区,质量合格并有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运输符合GB16567的规定。引入前报本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备案。
应从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禽场购入,品种、代次符合销售场的生产经营许可范围。
引进国外种禽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执行。
9饲养管理
根据不同品种、类型家禽特点制定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方案,为种禽提供适宜的生长、生产环境。
同一时期只饲养同一个品种、类型、代次的种禽。
蛋种鸡应笼养。
水禽旱养。
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全进全出时,二批之间必须有不少于二周的空棚消毒间隔。
10畜禽保健
制度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各项规定,落实动物防疫措施,制定消毒、防疫、隔离、重大疫病上报等制

畜禽生产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suyuan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