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放射性安全防护.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放射性安全防护
一、 放射源的类型
根据放出粒子的类型,常用放射源可分为a放射源、B放射源、Y放射源和 中子(n)源四种。根据放射源的剂量,放射源又可分为I (极高危险源)、11(高 危险源)、111(危险源)、IV(低危险源)、V(极放射性安全防护
一、 放射源的类型
根据放出粒子的类型,常用放射源可分为a放射源、B放射源、Y放射源和 中子(n)源四种。根据放射源的剂量,放射源又可分为I (极高危险源)、11(高 危险源)、111(危险源)、IV(低危险源)、V(极低危险源)类放射源。
二、 放射性安全的标志
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实验室,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给所有放射性工作场所 及放射源的包装容器上悬挂放射性警示标志。
三、 危害
1、 短时间大剂量的射线照射会导致人体机体的病变。
2、 长时间小剂量的射线照射有可能导致遗传物质变异。
3、 大量吸入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导致人体内脏发生病变。
4、 不论放射性物质从何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都会引起全身和主要器官的内 照射。
四、 放射源的使用与操作
购买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必须向学校申请备案,经当地环保部 门审批,办理准购证后到指定厂家购买。
使用放射源前,一定要了解源的性质、活性及防护要求。
学生做放射性实验前,必须接受防护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教师要对学生实 验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放射实验必须在经过主管部门批准的放射性实验室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避免空气污染、表面污染及外照射事故的发生。
放射源放置于固定地点并加铅室屏蔽存放,专人保管,要有严格的借还手续, 实验结束后应立即归还原处。
任何形式封装的放射源均不得用手接触,取放放射源必须使用专用镶子或托 盘等专用工具。
操作X、B放射源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切忌用眼晴直视活性区。
若遇放射源跌落、封装破裂等意外事故,应及时报告并按相关规定妥善处理。
实验中产生的放射性废弃物(如废水、废气和固体物质),应严格保存,严 禁

放射性安全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72186****
  • 文件大小10 KB
  • 时间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