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南王也。北王韦昌辉,桂平县金田人氏,此人在家是出入衙门办事,是监生出身,见机灵变之急才足有。翼王石达开亦是桂平县白沙人氏,家富读书,文武备足。天官丞相秦日昌亦是桂平白沙人氏,在家与人长沙攻打,那时天王同东王上〈尚〉在柳〈郴〉州。
西王在长沙南门外中炮身死,后李开芳具本回柳〈郴〉,王天同东王移营而来长沙,实力攻打,数十日未成功,连开地道数处,放倒长沙大城,官兵不能勇进,外面清朝向、张大军围困,在长沙对面沙洲杀胜一仗,杀死清朝官兵数千。以后破城,仍然未下,天朝官兵有粮,无有油盐可食,官兵心庄〈壮〉,而力不登,是以攻城未就。
天王在长沙南门制造玉玺,呼称万岁,妻称娘娘,封东、西、南、北、翼王,封王在前,天王呼万岁在后。制造玺成,攻城未下,计及移营,欲由益阳县欲靠洞廷〈庭〉湖边而到常德,欲取河南为家。到益阳,忽抢得民舟数千,后而改作〈顺
〉流而下,过林子口(当作临资口)而出洞廷〈庭〉,到岳州,分水旱而下湖北。
破岳州,得吴叁桂之器械,盘运下舟,直下湖北,一攻破汉阳,得汉口,困武昌,然后开道破城。此时东王掌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攻打廿余日而破武昌。后而未守,直到阳罗〈逻〉,破黄州,取池〈蕲〉水、池〈蕲〉州、九江,破安省,(即安庆)具是水旱并行。
那时胡以晃、李开芳、林凤祥带陆路之兵,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以及罗大纲、赖汉英等带领水军。克得安省未守,赶下江南,将江南(即南京)四面围困。七日,破由仪凤门开道破城而进。水面舟只万余,各尽满载粮食等件。
此时天王与东王上〈尚〉是计及分军镇守江南,天王心欲结〈急〉[e8]往河南,欲取得河南为业。
后有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河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救解。尔今得江南,有长江之殓〈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上〈尚〉不立都,尔而往河南何也?'他又云:'河南虽是中洲〈州〉之地,足备稳殓〈险〉,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思知〈之〉!'后东王复想,见这老水手之言,固〈故〉而未往。此水手是{木架}〈驾〉东王坐〈座〉舟之人。被该水手说
白,故而改从,后即未往,移天王驾入南京。后改为天京,开立军伍,整齐营规。
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将南京城内男女分别男行女行,百工归亦是归行,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营者各(归)民家。出城门去者准手力拿,不准担挑。[e9]妇女亦由〈同〉。男与女不得谈及,子母不得并言。严严整整,民心佩服。安民者出一严令,凡安民家,安民之地,何官何兵,无令敢入民房者,斩不赦,左脚沓〈踏〉入民家门口,即斩左脚,右脚沓〈踏〉[入]民家门口者,斩右脚。法律严,故癸丑年(太平天国叁年,咸丰叁年,1853年)间,上下战功利,民心服。
东王令严,军民畏。东王自己威风张扬,不知自忌,一朝之大,是首一人。韦昌辉与石达开、秦日昌是大齐一心,在家计议起首共事之人,后东王威逼太过,此叁人积怒于心,口顺而心不息。
少怒积多,聚成患害,积怒仇深,东、北、翼叁人不和。北、翼二人同心,一怒于东,后被北王将东王杀害。原是北[王]与翼王二人密议,独杀东王一人,因东王,天王实信,权托太重过度,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北、翼两王不服,君臣不别,东欲专尊,后北与翼议杀东王。翼与北王密议,杀东一人,杀其兄弟叁人,原清、辅清而已,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杀。
后北王杀东王之后,尽将东王统下亲戚属员文武大小男妇尽行杀净,是以翼王义怒之。后翼王在湖北红〈洪〉山,知到京城害杀许多之人,在湖北红〈洪〉山营中,带同曾锦兼〈谦〉、张瑞〈遂〉谋狼{北早}〈狈〉赶回京都,计及免杀之事。不意北王顿起他心,又要将翼王所杀。后翼王得悉此事,吊城由小南门而出,走上安省,计议报仇。此时北王将翼王全家杀了。后移红〈洪〉山之军下救宁国。〔困宁国清朝帅将姓周,不知名字。此人后与侍王李世贤二人战,死在芜湖湾趾〈沚〉。〕
北王在朝,不分清白,乱杀文武大小男女,势逼太甚,各众内外,并合朝同心将北王杀之,人心可定。后将北王首级解至宁国,翼王亲看视果是不差。后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说。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安王即是王长兄洪仁发,福王即王次兄洪仁达。主用二人,朝中之人甚不欢说。此人又无才情,又无算计,一味古执,认实天情,与我天王一样之意见不差,押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王叁人结怒,被忌押制出京,今而远征未肯回者,因此之由也。
[e1]罗(尔纲)本此处断句为: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我以为不如此本通顺。
[e2]罗本此处注明:“知到”是广西浔州一带方言,意同“知道”,故可以不改,下文亦同。
[e3]罗本此处作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