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基本知识点一、 4P 营销理论( 1953 年): 即产品( Product )、价格( Price )、渠道( Place )、宣传( Promotion ), 由于这四个词的英文字头都是 P ,再加上策略( Strategy ) ,所以简称为“ 4P ’s”。( 1953 年,尼尔· 博登( NeilBorden )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 Marketingmix ) 这一术语, 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20 世纪 60 年代, 杰罗姆· 麦卡锡提出了 4P 营销组合策略; 1967 年, 菲利普· 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 分析、规划与控制》第一版进一步确认了以 4P s 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 二、 6P 营销策略(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菲利普· 科特勒在4P 理论的基础上, 创立了“大市场营销”理论,即6P 营销策略。6P 分别代表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销(Promotion) 、公共关系( Public relationship )、政治权力( Political Power ), 与 4P 相比, 6P 具有时代性。现在讲究的是国际化、全球化。了解政治、经济政策的规定和变动,也是企业在营销中应给以重视的问题。积极与政府配合,了解国家政策,可以根据现状作出较快的决策。三、 11P 营销理念( 1986 年6月): 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 科特勒教授在大营销 6P 之外加上调研、区隔、优先、定位和人,并将产品、定价、渠道、促销称为战术 4P , 将探查、分割、优先、定位称为战略 4P 。该理论认为, 企业在战术 4P 和“战略 4P ”的支撑下,运用“职责”和“公共关系”这 2P ,可以排除通往目标市场的各种障碍。 1. 产品(Product) 质量、功能、款式、品牌、包装; 2. 价格(Price) 合适的定价,在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内制订相应的价格; 3. 促销(Promotion) 尤其是好的广告; 4. 分销(Place) 建立合适的销售渠道; 5. 政府权力(Power) 依靠两个国家政府之间的谈判,打开别外一个国家市场的大门,依靠政府人脉,打通各方面的关系,在中国所谓的官商即是暗含此理; 6. 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 利用新闻宣传媒体的力量,树立对企业有利的形象报道,消除或减缓对企业不利的形象报道; 7. 调研(Probe) 即探索, 就是市场调研, 通过调研了解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状况如何, 有什么更具体的要求; 8. 区隔(Partition) 即市场细分的过程。按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进行分割; 9. 优先(Priorition) 即选出我的目标市场; 10. 定位(Position) 即为自己生产的产品赋予一定的特色,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或者说就是确立产品竞争优势的过程; 11. 员工(People) “只有发现需求, 才能满足需求”, 这个过程要靠员工实现。因此, 企业就想方设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里的 people 不单单指员工,也指顾客。顾客也是企业营销过程的一部分,比如网上银行,客户参与性就很强。“ 11P ”包括大市场
[营销的基本知识点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