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推拿治疗便秘
第一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便秘是小儿常见病之一,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排时不爽,艰涩难于排除。便秘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即可单独出现,又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单独出现;或素体虚弱,阳气不足;或病后体虚,正气未复;或过食生冷,损伤阳气;或苦寒攻伐,伤阳耗气,均可导致气虚阳衰,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阳虚则肠道失于温养,阴寒内结,便下无力,使排便时间延长,形成便秘。
小儿便秘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则
第十三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大便干结,食少,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时欲冷饮,小便短赤,苔黄后,为肠胃积热;大便干涩,难以排出,腹中攻满,喜温恶寒,四肢不温,或呃逆呕吐,苔白,指纹色淡,为阴寒积滞。
2. 虚秘
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难排,汗出,气短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苔薄白,指纹色淡,为气虚便秘;大便干结,努挣难下,面白无华,口干心烦,潮热盗汗,为血虚津亏之便秘。
临床表现
第十四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治则:调理脾胃,消积导滞
处方:清大肠、摩腹各300次,清补脾经(先清后补)、退六腑、运内八卦各200次,按揉博阳池、推下七节骨各100次,按揉足三里、搓摩胁肋、捏脊各20次
方义:清补脾经、摩腹、捏脊、足三里有健脾助运之功;运内八卦、搓摩胁肋能疏肝理气、调理脾胃;清大肠、退六腑、按揉博阳池、推下七节骨能消积导滞。
治疗
第十五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2. 虚秘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滋阴
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各300次,补肾经、清大肠各200次,按揉博阳池、揉上马、按揉足三里、捏脊各20次
方义: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捏脊、足三里有健脾调中,益气养血;补肾经、清大肠、按揉博阳池及揉上马能滋阴润燥。
治疗
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五经
定位:五指末节罗纹面
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脾土 肝木 心火 肺金 肾水
操作:旋推或直推向指端方向为补, 直推向指根方向为清,次数100到500次。其中肾经的补法为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泻(清)法,用拇指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泻。
主治:主治本脏所主疾病。
注意: 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
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
本病常用穴位介绍
第十七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大肠
定位: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补大肠,从食指尖直推至虎口;清大肠,从虎口直推至食指尖。补清均为100—300次。
主治:补大肠主治腹泻、脱肛;清大肠主治便秘、食积、身热下痢。
内八卦
定位: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线)。
操作:运(内)八卦,用中指或拇指掐运,顺时针方向,运100—300次。
主治:胸闷、纳呆、痰喘咳嗽、腹胀、呕吐等。
本病常用穴位介绍
第十八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上马
定位:手背无名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操作:掐上马,用拇指甲掐;揉上马,用拇指端揉。掐3—5次,揉 100—500次。主治:揉上马为滋阴补肾效法,主治阴虚阳亢、潮热烦燥、小便赤涩、牙痛、睡觉磨牙等。
膊阳池
定位:手背一窝风后3寸处。
操作:揉膊阳池,用指端揉,揉100—300次;掐膊阳池,用拇指甲掐,掐3—5次。
主治:头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本病常用穴位介绍
第十九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第二十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三关
定位: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推三关,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指腹从腕部推向肘;大推三关,令患儿屈拇指医者自拇指桡侧面从患儿拇指外侧端推向肘。推100—300次
主治:可治疗一切虚寒病证,主治体弱多病、气血虚弱、阳虚肢冷、腹痛腹泻、疹出不透、外感风寒等。
本病常用穴位介绍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六腑
定位: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操作:退(推)六腑,用食、中二指或拇指指面自肘部推向腕,退100—300次。
主治:一切实热病证,如高热、惊风、烦渴、鹅口疮、重舌木舌、腮腺炎、咽痛、大便秘结等。
足三里
定位: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操作:按揉足三里,用拇指端按揉,按揉50—100次。
主治:功能健脾和胃、行气导滞,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泄泻、下肢痿软等。
本病常用穴位介绍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小儿推拿治疗便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