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f
概 述
一、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活力蓬勃,发育迅速。
“稚阴稚阳〞学说与“纯阳〞 学说
二、病因特点
以外感、伤乳伤食、先天因素居多,也有情志因素,意外等原因.
对外界环境及药物较敏感
2021/1/12
8
2021/1/12
9
小儿常用手法
共七大类
〔一〕推法
〔二〕揉法
〔三〕按法
〔四〕摩法
〔五〕掐法
〔六〕捏法(捏脊)
〔七〕运法
2021/1/12
10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头面部
胸腹部
腰背部
上肢部
下肢部
2021/1/12
11
小儿推拿头面部穴位
2021/1/12
12
小儿推拿胸腹部穴位
2021/1/12
13
小儿推拿背部穴位
2021/1/12
14
小儿推拿手掌部穴位
2021/1/12
15
下肢部穴位
2021/1/12
16
2021/1/12
17
儿科常见病的推拿治疗总结
发热
婴儿腹泻
咳嗽
扁桃腺炎
便秘
哮喘
呕吐
腹痛
疳积
遗尿
夜啼
脑瘫
惊风
2021/1/12
18
发热
选穴:天门、攒竹、坎宫、太阳、风池、清天河水、三关、六腑、内八卦、内劳宫、捏脊、大椎、足三里
2021/1/12
19
详细操作方法
取患儿坐位,医者先开天门、推攒竹、坎宫,揉太阳各30-50次,拿风池5-10次
清天河水、推三关、退六腑、各200-300次,运内劳宫、内八卦3-5分钟。
再取小儿俯卧位加推脊或捏脊200-300次。
小儿仰卧位按揉足三里50-100次,推涌泉50-100次。
2021/1/12
20
2021/1/12
21
婴儿腹泻
选穴:腹、脐、天枢、七节骨、龟尾、足三里、脾经、大肠、小肠、胃肠各等穴。
摩法、揉法、推法、按法、擦法、捏脊法等
2021/1/12
22
根本治疗法
〔1〕患儿取仰卧位〔可以家长抱在怀里,亦可躺在治疗床上〕。医生坐于患儿右侧,用一手在患儿全腹部做掌摩法,手法宜轻,要有定向〔即始终是顺时针方向的摩动〕;上腹、下腹和全腹部三者要有机结合,反复循环进展,约8~10分钟。继以上体位,医生用食、中、环三指分别安置于脐,左右天枢穴作三指揉,约l~2分钟。继而治疗手部穴位,补脾经100次,推大肠100次。最后再按揉双侧足三里穴1~2分钟。
2021/1/12
23
2、患儿取俯卧位〔同样可以家长抱在怀里,亦可躺在治疗床上〕,医生先揉龟尾300次,再推上七节300次,捏脊10遍。
2021/1/12
24
2021/1/12
25
咳嗽
选穴: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运内八卦、补脾经、补肺经、推膻中、揉肺腧、分推肩胛骨、开璇玑、揉足三里。
【按语】咳嗽发作期间应适当注意休息,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在气候变化季节,尤其应注意胸腹部保暖,防止变凉。
2021/1/12
26
根本治疗法
取患儿坐位,医者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各30-50次,补脾经,清肺经300-500次,运内八卦200-300次。
再取小儿仰卧位推膻中50-100次、开璇玑、揉足三里各50-100次。
最后取小儿俯卧位,揉肺俞50-100次分、推肩胛骨200-300次。
2021/1/12
27
扁桃腺炎
选穴:咽喉部、大椎、合谷、双侧大鱼际处、三关、六腑、天河水、太溪、涌泉、膀胱经、捏脊
2021/1/12
28
患儿取仰卧位,医生以拇指、食指的指腹分别置于咽喉部两那么,由上向下轻轻推擦,反复操作200次。拇指指腹搓擦患儿双侧大鱼际处,反复操作2~5分钟、按揉合谷穴1~3分钟。清肺经300次,清三关、天河水、退六腑300次。揉曲池、合谷穴各50次。
患儿俯卧位,按揉大椎穴300次。医生以掌根直推脊柱两侧的肌肉膀胱经,以热为度。推下七节骨300次。推涌泉300次。
2021/1/12
29
2021/1/12
30
便秘
选穴: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按揉膊阳池、摩腹泻法、揉天枢、搓摩胁肋、揉足三里、推下七节骨、捏脊。
【按语】注意合理饮食,改变偏食习惯,多吃带有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并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2021/1/12
31
根本治疗法
先取患儿坐位,医者清退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按揉膊阳池、各200-300次,搓摩胁肋50-100次,再取小儿仰卧位,用泻法摩腹3-5分钟,揉天枢、揉足三里各50-100次,最后取小儿俯卧位推下七节骨200-300次。
小儿推拿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