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结构设计 1 女装结构设计第一章女装原型第一节文化式女上装原型的构成原理一、原型的制图(上衣、裙子) 二、原型的分类和分析三、原型的修正 1、胖体 2、瘦体 3、挺胸体 4、驼背体 5、扁身体 6、圆身体实验内容:原型 1:1纸样一份,要求针对自己的体型数据,制作一件原型。(此原型要求裁剪、缝制、试穿、修正) 课外作业:原型 1:5硬板纸样一份,预习。思考题: 1、女装原型是复合人体哪一体块的结构?为何将该体块作为原型结构? 2、女装原型属于女装中哪一类服装的基本型?松量是怎样设计的?试析原型的使用范围。 3、为何女装原型的前摆缝较后片多出 2cm? 第二章原型的基本原理应用(一) 第一节原型的三个基础原理及应用一、对位法则及省移原理 1、省的概念及其作用(1)什么是省(2)省的作用 2、乳凸量、预留胸省量、腰胸差量、前后差量间的关系 3、对位方式与体型、服装造型的关系 4、省道转移与造型设计女装结构设计 2 (1)省道的形式(2)省道转移(3)省道变褶裥(4)省道变分割线第二节裙子基本纸样变化原理及应用 1、腰省变摆量 2、腰省变分割线 3、腰省变褶裥实验内容:要求进行裙子的工艺实践。(用彩色卫生纸操作) 课外作业:省道转移 1:5各练习二份思考题 1、省的类型有哪些?应如何应用? 2、常用的省移方法有哪些?试述省移原理的规律。 3、试析全省量的构成及应用方式。 4、试析柔和胸省的设计方法。 5、乳凸量设定的依据及其应用。第三章领型的结构变化设计第一节领子概念一、领围的测定方法 1、测量要领 2、测量方法二、领的分类 1、立领 2、翻领 3、驳领 4、变形领三、领成型原理—一领的立体构成四、配领松量的构成原理 1、领面、领座、夹角、领外沿尺寸、前偏量的认识女装结构设计 3 2、肩颈领面宽、领座高、二者夹角的关系与领的造型第二节立领的结构原理及变化设计一、立领的起翘量设计原理 1、脖颈结构与立领的起翘量设计二、立领的舒适性 1、立领舒适性的掌握原则三、立领的变化设计 1、中式立领 2、连身立领(领省的应用) 第三节各类领型的结构原理 1、无领 1、翻领 2、驳领 3、变形领实验内容:要求进行典型领型的1:1纸样绘制十款及工艺实践。思考题 1、男女体型中,颈部有何特征区别? 2、试述驳领的部位名称。 3、立领结构中为何前领做上翘设计?有何规律? 4、试析无领式领门线的变化规律。 5、试析一字领的结构方法。 5、在企领的结构设计中,为何领面曲度比领底曲度大? 6、翻领领口的 U、V型指的是什么? 7、试述翻领松量与领型的关系。 8、驳领的配制有哪些关键因素? 9、驳领配制的方法有哪些? 第四章袖子的结构变化设计第一节袖子样板的合理性一、袖的形态、位置和分类 1、手臂的自然形态与位置女装结构设计 4 2、合适袖山形状的判定 3、袖的形态和位置 4、袖子的分类二、袖山、袖肥与腕运动的关系 1、袖原型与人体部位的对应关系 2、袖山、袖肥与袖下尺寸的关系 3、手臂运动与袖山高度的变化对袖造型的影响三、合适袖山高的确定 1、袖山吃势量的原理 2、袖山吃势量的合理设计第二节宽松袖一、袖的基本型—一直线型、 H型二、 A型—一喇叭袖的纸样构成三、 0型—一灯笼袖的纸样构成第三节合体袖一、合体一片袖的构成—一袖省的形成原理二、袖省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第四节插肩袖、连袖的设计原理一、插肩袖成型原理及设计要求二、袖造型与人体活动三、腋下松量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四、腋下活动量与袖下裆的结构第五节袖片的分割变化设计一、横向分割的特点(上下袖片) l、灯笼袖 2、七分袖 3、O型短灯笼铀二、纵向分割—一两片袖的形成原理第六节袖山的分割设计一、规则省、褶在袖山的应用设计 1、各种造型的泡泡袖女装结构设计 5 二、袖山的分割设计 1、鸡腿袖 2、羊腿袖 3、袖山的分割线与褶的结合设计 4、袖山的分割线与衣片肩部的结合设计三、特殊造型袖的综合设计课外作业:变化袖型 1:5制图一份,预习。思考题 1、试析袖肥大小、袖山高低、袖下尺寸与手臂运动的关系。 2、试析袖山弧线曲度变化与袖山高低的关系。 3、在合体一片袖的结构中,袖口中线应如何设计?为什么? 4、试析合体两片袖的结构原理。 5、为何原型袖口不做直线造型而是曲线造型? 6、试述泡泡袖、灯笼袖的结构原理,其设计方法有哪些? 7、合体袖传统袖开衩扣位应如何设计? 8、试析插肩袖的结构原理。 9、试析抬高角度对人体手臂活动的影响。 10、试析腋下松量与人体手臂活动的关系。 11、试析腋下活动量与袖下裆结构处理的关系。第五章女装外套的结构设计第一节:宽松造型的结构制图(衬衫、甲克) 第二节:半合体造型的结构制图(大衣) 第三节:合体造型的结构制图(女套装) 第四节:紧身造型的结构制图(无领,无袖连衣裙) 第五节:内衣第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