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斗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呈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优秀代表作。在传统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美丽,节奏轻缓,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擅长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细腻的情感,而武曲则结构精致绵密,旋律层次分明,心情激烈雄壮,节奏困难多变,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剧烈的气氛和心情,因而,琵琶曲《十面埋伏》气概宏伟激扬,风格旖旎壮丽,艺术形象生动显明,是古典音乐的珍宝。
4《霸王卸甲》
《霸王卸甲》是一首闻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这首曲子取材与《十面埋伏》一样,也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纳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所以乐曲昂扬,气概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传闻虞姬在项羽听到楚歌声而自为诗后和曰:“汉失已落地,四面楚声中,大王意气尽,贱妄何聊生!”苏轼也曾做诗:“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皇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京戏《霸王别姬》名闻中外,琵琶曲《霸王卸甲》会带给你更深刻的感受。
5《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乐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看法。此曲经杨荫浏、曹安和二位先生录音并记谱才得以保存下来。据阿炳生前所言,这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弹奏而成。但据杨荫浏查证,道家中并无此曲。乐曲第一段旋律与广东音乐《三潭印月》曲首的旋律相近似,很有可能此曲是华彦钧依据他所熟识的音调创作的。
6《昭君出塞》
琵琶独奏曲《昭君出塞》由华彦钧传谱。乐曲通过刻画昭君出塞时的心情改变,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历史事务的无限感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不少描写昭君出塞的乐曲,尤其是凡提到琵琶,大多和昭君出塞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在《一素子琵琶谱》中新调6首之一,为《昭君出塞》,注明通《石上流泉》,而《月映西湖》,注又名《出塞》;华秋苹《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的浙江陈牧夫派琵琶曲目中有《昭君怨》,后来李芳园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出现了描写昭君出塞故事的套曲《塞上曲》。但是,华彦钧传谱的这一曲,均与此不同。据华彦钧自己说,此曲是由他父亲华雪梅传授的。但是,我们从该曲的旋律音调,可以发觉有类似广东音乐“乙反线”的特征,好像有作者所处年头广为流传的广东音乐曲《昭君怨》的因素。此曲有作者自己琵琶曲上的一些特点,例如,与《大浪淘沙》相像的乐曲结构、旋律节奏音型和演奏手法等。在表现的情感上,仍表现出作者的豁达气度,而绝无那种闺怨
7《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亦名《阳春古曲》,简称《阳春》,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质朴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人们主动进取,乐观向上,对大自然充溢无限感情的精神气质。全曲呈现出一种光明的色调,以清爽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而具有推动力的节奏,描绘了万物朝气,春意盎然的景象。听来使人感觉耳目一新,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的优秀传统乐曲。
8《草原小姐妹》
琵琶协奏曲,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创作于1973年,1977年中心乐团首演。由刘德海琵琶独奏,管弦乐队协奏,开创了琵琶协奏曲之先河。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爱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酷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英勇的精神。
9《海青拿天鹅》
第 5 页
2022年琵琶的十大名曲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