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宿州市雪枫小学 徐凤兰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化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宿州市雪枫小学 徐凤兰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化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化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络实际,考虑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准备:学生: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根底,但本文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和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根底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化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考虑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难点: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化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出示周恩来的照片,指名介绍自己理解的周恩来。
2、出示周恩来的资料,生齐读。
3、师:周恩来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考虑了这样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精品文档请下载)
4、理解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出示多媒体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出示自读要求,生自由读文。
(二)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自由读。
(三)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出示词语
帝国主义 模范 租界 耀武扬威 欺凌 训斥 衣衫褴褛
哭诉 巡警 铿锵有力 振兴中华 惩罚 热闹非凡 崛起
轧死 吵嚷
帝国主义 租界
(知道什么是租界吗?租界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理解“租界”不允许中国人随意入内,补充“华人和狗不得入内”。)(精品文档请下载)
▲ 惩罚 吵嚷 衣衫褴褛 耀武扬威 得意洋洋
(读到这些词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读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四)初读课文:指名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踊跃答复"、“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梳理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
2、请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根据这三件事,你能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吗?
出示词语:疑惑、目睹、立志。
3、指名分段.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生说。(2)出示主要内容,学生齐读.
(3)小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段意串联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