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观察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编辑课件
一、 概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隐血试验呈强阳性。
↓、RBC↓、PCV↓
(注意呕血与咯血的鉴别)、排除口、鼻、咽喉部出血(注意询问病史和局部检查),排除饮食引起的黑便。(如动物血、炭粉、铁剂或铋剂等药物,询问病史可鉴别
编辑课件
临床检查:
化验检查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重点化验应包括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大便或呕吐物的隐血试验(有条件可作放射性核素或免疫学隐血测定法),肝功能及血肌酐、尿素氮等。有条件应测血细胞压积。
特殊检查方法 1 内镜检查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纤维胃镜检查安全可靠,是当前首选的诊断方法.
做纤维胃镜检查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编辑课件
(1)胃镜检查的最好时机是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可以直接观察出血部位或进行病因诊断,同时可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
(2)处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首先补充血容量,待血压有所平稳后做胃镜较为安全。 (3) 事先一般不必洗胃准备,但若出血过多,估计血块会影响观察时,可用冰水洗胃后进行检查。
2 X线钡剂造影
一些肠道的解剖部位不能被一般的内镜窥见,而且由于某些内镜医师经验不足,有时会遗漏病变,这些都可通过X线钡剂检查得以补救 。
编辑课件
出血严重程度的评估: 出血量的估计:1. 出血量5~10ml→粪隐血(+)~100ml→黑便~300ml→呕血≤400ml→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400ml~500ml→头昏、心慌、乏力6. 短期出血量>1000ml—→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编辑课件
出血严重程度的临床分级:
程度
出血量(ml)
Hb(g/L)
脉搏
(次/分)
血压(mmHg)
尿量
主要症状
轻度
<500(全身总量的10%~15%)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头晕、畏寒
中度
800~1000
(全身总量的20%)
100~80
>100
90/60~70/50
尿少
口渴、心悸、眩晕、晕厥
重度
>1500(全身总
量的30%以上)
<80
>120
<70/50
少尿或尿闭
烦躁、意识模糊或昏迷、水肿
编辑课件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肠道积血需经约3日才能排尽)
:
①反复呕血or黑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排出暗红以致鲜红色的血便,伴有肠鸣音亢进
②在24小时内经积极输液,输血仍不能稳定血压和脉搏,一般状况未见改善;或经过迅速输液、输血后,中心静脉压仍在下降
③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BUN持续或再次增高
⑤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编辑课件
(三)出血部位及病因的判断
首先根据病史和体检发现推断出血的病因和部位:
(腹水、脾大、腹壁静脉曲张)
。
编辑课件
三 救治与护理
(一)急救原则
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临床急症,必须积极抢救。治疗原则:休克者及
时补充血容量,给予止血药,同时针对出血病因治疗。
一般处理 平卧位休息 ,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积极补充血容量 积极补充血容量、立即配血、输足量全血,保证
输液通畅。
编辑课件
止血治疗 (一)
非曲张静脉出血的止血方法
抑制胃酸分泌药:PPI (首选)、 H2RA、
内镜直视止血:激光光凝、高频电凝、微波、钳夹、局部用药(喷洒、注射)
其他:手术、介入(血管栓塞)
1/10000肾上腺素or硬化剂
多见于溃疡出血
口服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
编辑课件
曲张静脉出血的止血方法
药物止血
血管加压素
生长抑素
三(四)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内镜直视止血
硬化剂注射止血(EVS)
曲张静脉套扎术(EVL)
组织粘合剂注射法
其他:手术
出血量大、速度快、再出血及死亡率高
止血治疗(二)
编辑课件
气囊-压迫止血
三腔二囊管
优点:止血确实
缺点:痛苦,并发症多(吸入性肺炎、窒息,食管粘膜坏死、心律失常等)
早期再出血率高
食管囊(35~45mmHg)
胃囊(50~70mmHg)
不推荐作为首选治疗措施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指征
食管静
上消化道出血新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