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意舞蹈《舞出我的名字》课堂设计
李若兰 【摘要】《舞出我的名字》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编排以“我的名字”为主题,引导学生用舞蹈动作去思考自己的名字,想象自己的名字,表达自己的名字,从而去开发学生的肢体动作,培养他们“独立特点,喜欢集体活動、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爱表演,本课围绕“举行开学第一天《自我介绍》舞会”的主题,通过聆听、分辨、思考、模仿、创造等教学手段去体验感受舞蹈动作语汇,并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相互表达,增强对舞蹈世界的探索兴趣。整个舞蹈教学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富有童趣的舞蹈情境和舞会幻想之中,润物无声地加强了学生对舞蹈动作探索、实践、创造、表演等舞蹈要素的理解,把教学重点难点巧妙地融入到相关的舞蹈游戏和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培养有丰富的情感、又能快乐学习的学生。
三、教学过程
,导情激趣
英国教育家柏西·布克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教师,你首要的紧迫任务是创造一种吸引力。”而对于新学期第一节课,尤其是我们中心这样每学期都有新进的学生相互不认识的情况下,先进行一个情景式的“自我介绍”。所以,为了能一下子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学生们之间的距离,我先会和同学们一起玩一个“接火车”的游戏,两人一组搭火车,大家在钻火车的同时,会相互打招呼,从而以情景式的“打招呼”形式导入:嗨……我叫温馨……嗨……我教郭蓓蓓,当大家围着一圈边搭火车边唱儿歌“火车火车开动了,窗外的风景真美好……”我们到了梦幻舞会,“哇,今天来了这么多新朋友,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吧……”于是,教师引导班里的同学逐个介绍。
,互帮互促
“动作探究,互帮互促。”是本课的主体部分,我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通过“探索、实践、创造、表演”等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来完成本部分的教学,而整个流程又以“用我们的名字来舞动吧”的形式贯穿整个的教学。
第一环节:探索。在该环节的教学中,我先用自己的舞动肢体向大家介绍自己,先表达我名字中的三个字“李-若-兰”舞蹈造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的表现方式,进入对自己名字的动作思考,同时我会让一个学生先自我介绍,让她尝试像老师那样去表达自己的名字三个造型,而整个过程是完全即兴的,只要她能用她的理由表达出肢体动作,我认为都是很棒的,过程中会不断的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实践。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第二环节学生们就能明白如何用自己的身体语汇去表达自己的名字,将全班分为四组进行舞会,先相互介绍,相互认识,相互交流。这里我说明一下,
为什么没有直接进行全班性介绍,因为很多同学害羞,不敢于当着全班的面进行表演,但分组后,拉近了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他们往往能相互帮助其完成的质量,同时四组之间又能形成相互竞争的集体感。
第三环节:创造。全班同学分别逐个以舞蹈造型语汇进行自我介绍,观看同学们完成的情况,相互进行点评,探讨,当全班同学都已经基本完成自己单一的舞动肢体名字后,再进行名子里字和字之间的舞蹈动作连接,也就是造型与造型之间的舞蹈动作连接,引导学生们进行自己名字的舞蹈表演创作。再通过“看谁舞的最有趣”的方式促进他们的创造能力。
第四环节:表演。当大家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舞蹈动作连接后,全班分为两人一组相互舞动,相互表演,在表演中通过
儿童创意舞蹈《舞出我的名字》课堂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