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锦上花新品种权项目简介一、母本来源及选育经过母本为 1994 年从广州华南植物园引进的“重瓣圣诞花”( 实为仅有苞叶 15-25 片露芯的单瓣种)插条。 1996 年依据物极必反原理采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深度物理刺激法使其发生芽变, 以后又用同样方法诱发二次芽变。二次芽变后立即采用常规选汰方法多次汰劣留良, 使品种达到高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至 2001 年锦上花基本育成。平面型立体型经过两次深度物理刺激后, 母本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上都出现了变异, 花型有平面型、立体型和嵌合型等多种类型。由于平面型和嵌合型观赏性较差被淘汰,因此只保留立体型。 2 从 2002 年至今, 我们先后繁殖锦上花后代植株 10 万多株, 无论是品种特异性、一致性都呈现高度稳定。目前为止我们仅作过多次展示,还没有对外销售或馈赠。 2003 年锦上花选种园一角 2004 年锦上花选种园一角 2006 年锦上花花朵 2006 年盆栽锦上花 3 2007 年锦上花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盆栽花卉交易会。左为锦上花花朵,右为大棚盆栽锦上花。 2008 年锦上花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盆栽花卉交易会。这是参展场景。 200 8年 1月 18日市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长詹文寨(右前) 陪同市科技信息局副局长黄玉(左后)、市农科所所长张继祥(左前) 等参观锦上花。锦上花选育者陈元涛(右后)介绍锦上花的十大亮点。陈元涛(右起 1)向黄玉(右起 3) 、詹文寨(右起 4) 、张继祥(右起 2)介绍锦上花选育情况。 4 2007 年和 2008 年锦上花先后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四届、第五届中国盆栽花卉交易会和第九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技术博览会,分别获得优质产品奖和优秀产品奖。这是获奖证书。 5 锦上花叶片母本叶片锦上花花朵母本花朵锦上花与母本花的区别: 1、锦上花叶片光滑平展;母本叶片卷曲起皱。 2、锦上花花型成莲座状立体型;母本花为平面型。 3、锦上花雌雄芯退化成小苞叶,不会开花结籽;母本花有雌雄芯,能开花结籽。 4 、锦上花观赏期长达半年之久;母本花观赏期一般只有 1-2 个月。 6 二、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学特征 1 、株型: 早栽的株高 79-130cm ,枝条 2-7 条,节间长夏季旺生期 8-10cm ,秋冬季开花期节间缩短,为 - 左右。迟栽的株高 25-47cm ,枝条数 1-5 条,节间长度也相对短些。迟种株型植株矮分枝少花朵小早种株型植株高分枝多花朵大 7 2 、叶片: 锦上花叶片呈卵状椭圆形,全缘,两侧有一对尖凸,旺生时有两对尖凸。叶色深绿, 光滑平展, 长约 10-12cm ,宽 8-10cm , 轮生。而母本叶片卷皱, 形似病虫为害状, 观赏效果差。且影响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3 、花朵: 锦上花花形巨大,呈立体双层皇冠状,直径 25-35cm ,高 20多 cm 。花基部由 20 多片平展大苞叶组成托盘,大苞叶长约 15cm ,宽 6-8cm 。花芯雌雄蕊全部苞叶化,变成向上伸出长约 10cm ,宽 2-4cm 的密集丛生小苞叶,数百片小苞叶构成莲座状锦上花叶型 8 的花上花, 形态奇特, 花色鲜红耀眼, 全花十分雄伟壮观。不难看出, 锦上花有三大显著特点: 一是雌雄蕊退化成苞叶, 不会开花结籽, 切断了通过有性繁殖的传宗接代链条, 只能以无性繁殖的方式扩增群种。二是彻底颠覆了一品红花型的平面结构模式, 突变成双层立体莲座状花型, 红色苞叶多达 300-400 片, 花形巨大,给人予全新的更美的视觉盛宴享受。三是由于没有雌雄蕊, 不受花开花谢影响, 花期长, 如管理得当, 观赏期长达半年之久。锦上花花朵结构: 1 、大苞叶组成托盘; 2 、雌雄芯退化成小苞叶,向上伸出形成花上花。锦上花花朵结构: 1 、大苞叶组成托盘; 2 、雌雄芯退化成小苞叶,向上伸出形成花上花。 1 212 9 (二)、生物学特性 1、光周期: 经测定锦上花的光周期为 35天, 比其它最早的一品红光周期还早 10 天左右,是目前光周期最短的品种之一。 2 、抗性:经多年观察发现,锦上花极少发生灰霉病,说明它抗灰霉病能力较强。 3、抗逆性: 锦上花抗寒性较强。 2008 年我国南方发生特大冰雪灾害, 韶关是重灾区之一。在大棚不加温同等条件下,矮脚一品红的死亡率达 90% 以上,而锦上花仍有 70% 存活下来。 4 、磷肥敏感性:锦上花对过磷酸钙非常敏感,特别是苞叶转红期施用过磷酸钙,会导致大量落叶,严重者片叶不留。 5 、早生快发,容易栽培。三、栽培要点 1 、锦上花是广州华南植物园“重瓣圣诞花”芽变种,对温暖的南方有很好适应性, 均可栽培。在北方寒冷地带应以可加温大棚栽培为主。 2 、以保根养叶增美为目标,采用顶端枝条培育健壮苗木,定植用
長者咭計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