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病人的急救护理
一、病因
1. 感染性疾病 引起急腹症的常见感染性疾病有:
〔1〕 外科疾病,如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阑尾炎,消化道或胆囊穿孔,肝或腹腔脓肿溃破。
〔2〕 妇产科疾病,如急性盆腔炎。
〔3〕疼痛;病人在发病早期即伴恶心、呕吐和腹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可伴有休克病症。
2021/1/12
8
〔4〕 肠梗阻、肠改变和肠系膜血管栓塞:肠梗阻、肠改变时多为中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随病情进展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腹胀和肛门停顿排便、排气;肠系膜血管栓塞或绞窄性肠梗阻时呈持续性胀痛,呕吐物、肛门排出物和腹腔穿刺液呈血性液体。
〔5〕 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呕吐和不同程度发热。
〔6〕内脏破裂出血:突发性上腹部剧痛,腹腔穿刺液为不凝固的血液。
〔7〕 肾或输尿管结石:上腹部和腰部钝痛或绞痛,可沿输尿管行经向下腹部、腹股沟区或会阴部放射,可伴呕吐和血尿。
2021/1/12
9
2021/1/12
10
2021/1/12
11
包括三大常规,生化和血黏度检查。
包括腹部X线,B超,和检查。
根据急腹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种类的内镜检查。
根据腹痛的特征,于不同部位进展穿刺。
2021/1/12
12
外科急腹症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处理应以及时,准确,有效为原那么。
2021/1/12
13
〔1〕诊断明确,病情较轻者,如单纯性胆囊炎,空腹状态下溃疡针尖样穿孔或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等。
〔2〕诊断明确,但病情危重,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者。
〔3〕诊断不明,但病情尚稳定,无明显腹膜炎体征者。
2021/1/12
14
非手术治疗包括:
病情观察
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记出入水量。
药物治疗:包括解痉和抗感染治疗。出现休克时,应予以抗休克治疗,同时做好手术前准备。
观察辅助检查结果的动态变化,以助及时判断病情变化。
2021/1/12
15
〔1〕诊断明确,需立即处理的急腹症病人,如腹部外伤,溃疡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或坏疽性胆囊炎,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完全性肠梗阻,异位妊娠破裂等。
〔2〕对诊断不明,但腹痛和腹膜炎体征加剧,全身中毒病症加重者,应在经非手术治疗的同时,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尽早进展手术治疗。
2021/1/12
16
与腹腔内气管炎症、改变、破裂、出血、损伤和手术有关。
与腹腔内脏破裂出血、腹膜炎症导致的腹腔内液体渗出、呕吐或禁食、胃肠减压等所致的液体丧失有关。
与未曾经历过此类腹痛有关。
与缺乏相关的应对知识和方法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腹腔内剩余脓肿、瘘和出血。
:体温过高、低效性呼吸型态、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等。
2021/1/12
17
护理要点
:
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①首先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情况。
②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液,必要时输血。
③妥善处理伤口,及时止血,包扎伤口。
2021/1/12
18
(术前护理):
2021/1/12
19
你知道吗?
2021/1/12
20
2021/1/12
21
(4)预防感染:可采取雾化吸入,叩背等方式促进痰液排出,有效控制肺部感染,保持胃肠减压和各种引流管通畅,并观察引流的量和颜色。口腔护理每日12次,拔除胃管后可用淡盐水或漱口水漱口。观察有无伤口感染,腹腔内剩余感染,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根据病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肠粘连。保持胃肠减压和各种引流管通畅,并观察引流的量和颜色。
〔5〕抗生素
2021/1/12
22
〔6〕镇静止痛:术后伤口痛,可肌注杜冷丁50—100
(7)引流的护理:术后回病房,应首先将各管与引流装置接通,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滑脱,并在醒目位置做好标识,保持引流通常有效,并遵医嘱记录引流物的量、性质和颜色,置引流管处伤口应保持清洁,每日碘伏消毒并更换引流袋一次。
2021/1/12
23
(8)饮食:急腹症患者手术治疗后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腹胀,术后24小时内或胃肠手术后肠蠕动未恢复者,一律禁食。术后2—3天,肛门排气后,可给少量流食或半流食,同时亲密观察患者进食后有无腹胀、恶心等不适,根据病情逐渐增加饮食量及调整饮食性质,忌过快过早增加饮食量及食用辛辣油腻、
急腹症病人的急救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