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生产及牛羊疾病防治牛羊常见传染病
流行病学
在自然状态下,丝状支原体只感染山羊,而绵羊肺炎支原体则可感染山羊和绵羊。
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其病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原体,主要经呼吸道分泌物排菌。耐过病羊肺组织牛羊生产及牛羊疾病防治牛羊常见传染病
流行病学
在自然状态下,丝状支原体只感染山羊,而绵羊肺炎支原体则可感染山羊和绵羊。
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其病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原体,主要经呼吸道分泌物排菌。耐过病羊肺组织内的病原体在相当时期内具有生活力。
本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
主要发生在冬季早春枯草季节,羊只营养缺乏容易受寒感冒,抵抗力降低,较易发病,病死率也较高。
2
临床特征
多局限于胸部。胸腔常有淡黄色液体,暴露于空气后有纤维蛋白凝块
肺严重肝变,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变厚而粗糙,上有黄白色纤维素层附着,直至胸膜与肺、心包发生粘连。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并有出血点
心包积液,心肌松弛变软
病变特征
急性体温升高至41-42℃,呼吸困难,肺度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呈支气管呼吸音和磨擦音。鼻液粘稠并呈铁锈色粘附于鼻孔和上唇
慢性多见于夏季,体温40 ℃左右,病羊间有咳嗽和腹泻,很容易复发或出现并发症而迅速死亡
3
羊支原体病 前肢开张,缓减胸部压痛
4
羊支原体病 皮下浮肿脱水,被毛逆立
5
羊支原体病 肺肝变,纤维素性渗出胶冻样
6
羊支原体病 喉头充血出血,炎性水肿
7
羊支原体病 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性分泌物
8
羊支原体病 肾皮质出血性渗出
9
羊支原体病 颌下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
10
羊支原体病 心外膜出血点,心肌松软
11
牛传胸
牛传胸
12
诊断要点
本病的流行规律、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都很特征,根据这三个方面作出综合诊断并不困难。
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综合防制
防止引入带菌者和病羊。新引进的羊需隔离检疫1个月。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我国目前有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和鸡胚化弱毒苗以外,最近又研制成绵羊肺炎支原体灭活苗。
发病羊群立即封锁,尸体需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用新胂凡纳明(914)静脉注射证明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本病。也可用SD皮下注射,或足够量的土霉素、四环素等治疗,有一定效果。
13
处方推荐
№1:914(新胂凡纳明)5-10mg/,静脉注射。
№2:土霉素5-10mg/,静脉注射;VC5-10mg/kg 肌肉注射;阿米卡星10mg/,胸腔注射。10%SD-Na(磺胺嘧啶钠) 10ml皮下分点注射。
消毒:2%来苏尔或10-20%石灰乳进行消毒。
14
口蹄疫
俗名“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偶见人和其它家畜。
临诊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
家畜对口蹄疫最易感的是黄牛,其次是牦牛、犏牛、水牛,再次为羊和其它动物。
病原流行
15
实验感染公牛五日后,舌、下唇、齿龈的病变表面出现伪膜
实验感染公牛精神沉郁,食欲消失,流涎。口腔内舌、下唇与硬腭上皮缺损,出现烂斑
16
17
根据病变特征(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有时可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上盖有黑色痂块。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是心脏病变:心包膜有弥散性与点状出血,心肌切片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纹,所以称为“虎斑心”。心脏松软,似煮肉状)可作诊断。
预防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力措施。治疗可采用冰硼散结合局部消毒药外用。
诊断防制
18
炭疽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病变特点: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增大、皮下和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
本病草食兽最易感,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其次经皮肤感染(吸血昆虫叮咬),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概 述
19
抗酸染色呈散在或短链排列,有荚膜
20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18-24h,长出灰白色不透明、边缘卷曲的菌落
瘤胃臌气、天然孔肛门流血
脾肿大
21
诊断防制
可疑炭疽病死畜,禁止剖检,可切下一耳朵,或者用消毒棉棒浸透血液,涂血片送检。
炭疽尸体腹胀明显,尸僵不全,天然孔有黑色血液,粘膜发绀,血液不凝呈煤焦油样。全身多发绀出血,皮下、肌间、浆膜下胶样水肿。脾肿大2-5倍,脾髓软化如糊状。切面呈砖红色、出血。肠道出血性炎。
健康家畜每年接种一次,病畜疫情
牛羊生产及牛羊疾病防治牛羊常见传染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