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病人的麻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定义: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
(甲状腺毒症:是指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
L;FT3:3—9pmol/L
血清总甲状腺素(TT3、TT4)易受雌激素、病毒性肝炎等因素影响而升高,受雄激素、低蛋白血症(严重肝病、肾病综合征)、泼尼松等影响而下降,分析时应引起注意。
9
治疗方法
包括两类主要的方法,均旨在限制甲状腺自身产生甲状腺激素的数量。
(丙硫氧嘧啶、甲疏咪唑等)产生化学阻滞,从而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皮疹,中毒性肝病。
,包括手术治疗和碘131放射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法都会造成甲状腺解剖学永久性改变,虽然复发率比较低,但是容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10
甲亢病人的麻醉
围手术期的处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无论是施行甲状腺手术还是非甲状腺部位手术均会极大地增加手术危险性,必须予以积极的干预。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是尽可能在术前从临床上和生物学上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以降低手术治疗的风险
11
对甲状腺功能的准备:
口服相对较大剂量的硫脲类(丙基硫氧嘧啶200mg,每日3次)或咪唑类药物(甲巯咪唑15~20mg,每日2次)以迅速抑制TH的合成,耗竭甲状腺腺体中TH储存量,直至恢复正常的代谢状态,在甲状腺功能达到正常或正常上限以后,应在继续服用ATD基础上,开始加服复方碘溶液5滴每日3次或饱和碘化钾溶液(SSKI)1~2滴每日3次,连续10d,直至术前。
术前准备阶段甲状腺功能的判断指标以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FT3)以及血清总甲状腺素(TT3、TT4)为主,促甲状腺激素(TSH)低于正常并不是手术禁忌证,因为TSH分泌往往会受抑较长时间。
12
对甲亢性心脏病的准备:
指甲亢时,甲状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所致的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症状。
围术期一般以ATD联合碘剂,合并使用B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为10~60mg,每6~8h口服一次 )降低基础代谢率,控制甲亢症状,尤其是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及其他心脏疾病不同的是,甲亢性心脏病一般是可逆的,随着甲亢的控制而恢复。
13
术前评估
㈠手术时机
、情绪稳定、睡眠良好
﹤90次/分以下
﹤+20%
14
㈡除遇到危及病人生命的情况,未经充分治疗的甲亢病人也不应接受急症手术。对必须接受急症手术而症状未控制的甲亢病人,可使用B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50-500微克/kg控制较快的心室率。如病人曾有过充血性心衰,在使用B受体阻滞剂时,应格外小心,应在密切监测肺动脉嵌压的情况下,进行输注剂量的调整。如艾司洛尔50微克/kg可减慢心率,不加重心衰,则可适量增加。同时还应注意体液及电解质的平衡。
15
㈢对有巨大甲状腺肿大和呼吸道梗阻病人,术前颈、胸部X线或CT扫描有助于确定气管压迫程度,做好困难插管的准备;气管插管前端应通过气管狭窄部位,防止气管塌陷堵塞气道;拔管应待病人充分恢复,密切观察病人,做好再次插管的准备,必要时需行气管切开。
16
术前准备
:对这类病人,术前避免紧张及情绪波动显得更为重要。应避免使用可能增快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长托宁不引起心率增快,适用于甲亢病人。镇静药物包括咪唑安定或哌替啶。保持病人处于中等镇静状态。同时应避免用量过大导致呼吸抑制,尤其对巨大甲状腺的病人、已有气管移位及压迫症状者更应注意用药剂量问题。
17
麻醉方式
对术前准备较好,甲状腺功能已基本控制正常,腺体组织不过度增大的病人,可按常规手术要求选择麻醉方法。
对一些特殊病人,如甲状腺明显肿大、胸骨后甲状腺肿、有气管压迫症状者、甲亢症状控制不满意等,最好选用全麻插管,便于术中管理,以防不测。
18
术中管理
麻醉中,应避免使用可能增强交感神经活性的药物,同时提供足够深的麻醉,以抑制交感神经对外科刺激的过度反应。
氯胺酮可增快心率不宜使用。
异氟醚、地氟醚、七氟醚等吸入麻醉剂,可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交感神经反应,且不增加心脏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是比较理想的麻醉剂。
在使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纠正低血压时,应考虑到甲亢病人对内源性或外源性儿茶酚胺有过度反应的可能。
当病人术前合并有骨骼肌无力时,应适量减少肌松药的用量。
突眼症状明显的病人易于发生角膜干燥和溃疡,术中应注意保护。
19
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术前准备不充分
甲亢病人的麻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